查看原文
其他

设创人物 | Aldo Cibic——幸福的设计师



Aldo Cibic,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教授。他是孟菲斯(Memphis)设计小组创始人之一,CibicWorkshop(多学科设计工作室)的创立者,米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威尼斯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一位擅长环境发展、创新服务、产品设计多个领域的意大利设计师。





🔸孟菲斯的礼物 🔸


1980年,Aldo Cibic从米兰工业设计学院毕业后,成为了Sottsass Associati工作室的合伙人,没过多久,他与Ettore Sottsass等几位渴望打破沉闷传统风格的意大利反叛设计师合作,共同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计团体——孟菲斯(Memphis)设计小组。


· 孟菲斯设计小组成员 ·


孟菲斯设计小组的诞生源于“让平庸和墨守成规的人们自由生活”的愿望,他们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概念,并积极从装饰艺术、波普艺术、拉美艺术中寻求灵感,打破设计常规,在色彩上青睐于故意打破配色规律,使用明快、风趣、对比度高的明亮色调,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怪诞的几何元素拼接、大胆的配色和开放的设计思维,这使得他们在接受传统质疑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赞誉。

· 孟菲斯设计小组的作品组合 ·

正是被Aldo Cibic称为“人生第一站”的孟菲斯让他学会了“to be open”,在那里不是学习如何设计,而是学习其中的理念——人们如何生活,我们如何生活,我们能够怎样生活。开阔的思维方式和对生活的思考是孟菲斯给予Aldo Cibic受益一生的礼物。


· Mondo Spa橡胶地板系列,2010 ·

1988年,孟菲斯小组宣布解散,但他们开放性的设计理念,为整个设计界和其他领域都带来巨大的文化影响,孟菲斯风格成为时尚、平面和室内设计等领域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时至今日,一些带有孟菲斯风格的独特外观的设计还在继续。


🔸无法被定义的风格 🔸


在孟菲斯小组解散后,1989年Aldo Cibic自立门户, 与Antonella Spiezio一起成立了Cibic & Partners,致力于探索充满幸福感的、全新的、可持续设计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设计范围包括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家具等。英国知名的百货 Selfridges 存货中心、伊斯坦堡大型百货公司 Beymen 等皆由他们设计。


1989年,Aldo Cibic又创立了Cibic Workshop,一个带领年轻设计师团队的跨领域研究中心,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替代性可持续项目,希望借此能提升整个社区,定义公共空间新的文化、情感和环境意识。与此同时,他还任教于多莫斯设计学院,米兰工业设计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威尼斯建筑学院,同时担任同济大学荣誉教授。


2019年,Aldo Cibic受到“设计上海邀请,在“设计上海设计论坛”分享他的设计感悟。分享活动结束后,在接受《家居在线采访时,Aldo Cibic提到,加入孟菲斯设计小组是他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一,几乎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虽然自己做的东西,并不完全是孟菲斯风格,但是孟菲斯设计小组启发他成为了一个独立思考,然后形成自己风格的设计师。他会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有非常浓厚的自我意识,可以从自己的性格出发,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 Aldo Cibic 作品 Miniature Apartment in Milan ·

· Aldo Cibic 作品 Cocò ·

· Aldo Cibic 作品 Dalla Verde Office ·

Aldo Cibic的设计风格趋向于协调理念和尺寸平衡,善用极其简单的设计传递大量信息,同时也很注重体现产品所蕴含的内涵,但却很难被清晰地定义为某一具体的门类。就连Aldo Cibic本人都说“我没有所谓的设计风格”。在他看来,设计是在处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同事物和其所在地的关系,这不是一种风格。“这其实是在地球上万物存在和所在地之间的一种精神。”当设计一栋房屋、一栋建筑时,Aldo Cibic总是希望能了解所处的环境,他和他所在的城市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对于自己和其他人的相关性的思考贯穿Aldo Cibic的整个设计过程。

 

🔸可持续设计的未来 🔸


Aldo Cibic一直提倡要做可持续设计、幸福感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研究。他认为所谓的可持续设计,或者幸福感、新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的呈现。强调的是借助一些图片、一些建筑或者其他的载体,用动态的因素把生活的动态展现出来,把人们进行中的生活呈现出来。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设计因素就是贴近生活,了解大众需求。同时,这种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自己对幸福感的追求—— “当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也是幸福的”。Aldo Cibic特别强调作为学生应该怀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要只埋头于学校生活,要积极了解社会全貌,融入社会生活,把对幸福的体验通过设计展现出来。

· Aldo Cibic 作品 Savona 18 Suites, Milano ·

在Aldo Cibic眼中,设计之所以让人感到快乐,正是因为它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在同济,Aldo Cibic的下一个设计是想看看自己是如何生活在这里的,其他人是如何生活在那里的。这个项目以人为起点,探讨如何将新一代与新世界、与工厂、咖啡厅结合起来,人们如何重新创造生活,如何创造东西……若能在这个领域创造一种新维度的生活,会对更现代的生活有着根本的影响。


· 高架社区——非正式社区的垂直策略 ·


Aldo Cibic对于每一个作品都全身心付出,倾注自己最深的情感,秉持着“我做得还不够好,我还可以做得更好”的责任感。因为有这种责任感,Aldo Cibic对设计的态度和想法会随着时间改变,而他也不吝于分享自己的感受。Aldo Cibic坚持将自己的设计作为对文化体验地的“反哺”,“我不会去做‘Aldo Cibic Design’这样的事,当我在一个地方工作,我在体验这个地方,我听、看、观察,从这里学习,我做的事是为这个地方做些贡献,而不是为了‘Aldo Design Style’。”他说。


🔸基于中国体验的本土化设计 🔸


Aldo Cibic和中国一直有着很深的缘分,他表示自己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自己居住的社区,因为这里不仅有平和友善的邻居,还有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浓厚的生活气息不断激发Aldo Cibic探索周遭的好奇心,也能够让他和妻子更多地关注当下的生活,乐在其中。而和同济的缘分则始于和娄永琪院长在城乡研究项目上的默契,这样一份能够融入人群、融入城乡、融入生活、融入自然的工作吸引着他。2005年,Aldo Cibic作为同济大学荣誉教授,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师生们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设计研究。

Aldo Cibic和同济大学的专家一起进行了旨在在中国山区及偏远地带开展更多的设计教育的合作项目。另外,他还参与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杨浦区四平街道的合作项目NICE 2035,对城市规划提出更现代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Aldo Cibic说:“NICE 2035这个项目所在的区域,有70%的人是当地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去设计一些新的活动,一些新的方式,让这些崭新的生活方式跟已经在那里生活很多年的人能有一个很好的融合。”

NICE2035×CREATER“未来生活原型街”

在NICE 2035, Aldo Cibic设计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在一些公共区域设计了厨房、酒吧,有烘焙的地方、工作坊等等。也在那儿建了一个有趣的小房子,在那里可以看到很现代化的东西,也可以看到旧物翻新重获生命力。


在这个项目中Aldo Cibic也遇到了困难:学生在进行这个社会创新项目的时候,要做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新的东西,还要把这些新的东西和老的东西进行融合,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作用。Aldo Cibic坦承他们也犯了一些错误,比如设计的涂鸦墙,居民可能会有抱怨,一时间无法接受。但任何事情不可能重来,能做的只能是去做一些提升,给未来留以更多可借鉴,去创新、改变的地方。谈及在中国的工作体验,Aldo Cibic表示“我们所做的尝试需要时间来验证究竟会发生什么。我很重视体验,中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中国拥有很大的体量,有不同的年龄层次人群,适合新的模型的研究建立”。


🔸Aldo Cibic的期望 🔸


Aldo Cibic认为中国的建筑和艺术已经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但提起中国设计,还没有令人感到“Wow! China design!”的程度。中国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文化进行售卖。或让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一些文化,这样才会让大家知道中国到底在做什么,更好地了解中国。


关于保持持续的创造力,Aldo Cibic对中国的年轻设计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说:“我在这里碰到的很多设计师都非常有创造力,同时也看到了很多有潜力的设计师。他们需要的是激励他们保持更大的勇气,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坚强、更自信。我作为同济大学的合作导师,希望参与到这样的教育过程中。”


对于自己身处的校园,Aldo Cibic期望未来十年,设计创意学院能够成长为更有态度、更有观点的学院,能够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获得更多的认可。希望学生能够兼收并蓄,保持热情,和导师共同探索,建立属于自己的使命和愿景。


放眼设计界,革新已然展开。对于我们面临的挑战,Aldo Cibic说道:“未来人们的目光会聚焦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例如:(通过设计)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人与环境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追根到底不在于保护自然,而在于我们自己。”




采访及素材整理 | 李木子、Emma
编辑 | 榴莲、赵原(实习)
排版 | 西西
责编 | 伊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