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关于网络经济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2017-07-14 彭征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从不变之中演绎变化,是实践的追求。从变化之中发现不变,是理论的方向。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或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线上与线下交互融合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形态,相关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试图运用对立统一法则,辨析几个基本问题,供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者参考。


一、边际成本问题:度量维度的纵与横

(一)边际成本为零被认为是网络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由于边际成本为零,企业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因为增加产量和销量不导致增加成本,所以赢者通吃。由于边际成本为零,所以可以挖掘长尾效应,积少成多,众多的个性化小众需求,汇聚成可观的总销量和利润。


(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边际成本为零是不存在的。边际成本是与产量增加相联系的概念。正确理解新经济形态的边际成本,关键是如何看待产量。传统产品和信息产品,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产量增加和边际成本的表现形式不同。


(三)对于有形产品,产量上升直观表现为产品数量增加。产品数量增加需要相应的成本投入。对于无形服务,产量上升隐含表现为产品质量提升,而不是数量增加,可以把一份软件和无数份软件等同,其数量本质上可以看作没有变化,因此软件复制成本可以忽略,并不意味着软件边际成本为零。软件的成本来自于软件升级,即产品质量提升。而软件更新换代的研发和推广成本是高昂的,软件质量提升的边际成本并不为零。


(四)从广义的产量和成本定义看,边际成本为零并不成为网络经济和信息产品本质特点,不过是成本表现形式不同。传统经济的边际成本从数量维度来衡量,是水平方向的横向度量。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从质量维度来衡量,是垂直方向的纵向度量。


二、网络效应与赢者通吃:优势来源的供与需

(一)赢者通吃确实存在,但主要不是由于网络效应。谷歌在全球搜索市场一家独大,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遥遥领先。脸谱公司和腾讯在社交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竞争优势。但是,应该看到,赢者通吃主要不是由于消费端网络效应,而是由于在供给侧的创新优势。企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聚集效应,比消费者规模更具有决定性。雅虎是互联网1.0时代巨头,有很多用户,但是被谷歌超越了。谷歌是2.0时代巨头,有用户优势,现在也面临脸谱等新一代互联网公司的冲击。


(二)赢者通吃程度有限,垄断地位的时空范围甚至不如传统工业领域巨头。用户不存在严重锁定,由于产品功能趋同,产品使用和操作越来越简单,用户在不同产品之间转换并不困难。同时,新技术经常弯道超车,甚至彻底颠覆传统企业和模式,苹果公司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导致诺基亚的倒闭,谷歌浏览器超过了微软。从更大范围看,网络信息领域的细分程度甚至超过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几个大公司寡头垄断一个行业的情形非常普遍,如航空、汽车、石油、电力等领域,几个跨国公司可以数十年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而在信息通信领域,领先只能是在产品甚至是技术层面,长期领先的可能性也更低,因为新的颠覆性技术比传统工业领域更可能快速出现。


三、规模化标准与个性化定制:消费需求的主与次

(一)个性化定制确实发展很快,但规模化仍然是不变的准则。在生产装备领域,装备功能向智能化、柔性化和多样化发展,但这是装备的共同特征,而不是个性化需求,装备企业需要形成特定产品的规模效应,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标。在服装、家具等个性化需求占比很重的行业,产品种类确实很多,但是这种多样化的实现,消费者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消费者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潜在需求,通常是专业的设计师们依靠自身的长期理论和经验知识积累,创造出消费者意想不到的受欢迎的产品,将潜在需求转换为产品。同时,无论企业生产多少差异化的产品,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生产总规模,否则,企业将失去成本竞争优势。


(二)集成多样化(个性化)功能的爆款成为企业盈利的重要选择,既满足个性化需要,又符合规模化要求。长尾效应存在于特定的产品,例如书籍和音像产品,因为,从供给角度看,存在一些不计金钱和物质回报的生产者,他们追求产品的自我价值或社会价值实现,而不是经济价值实现。但是,绝大多数产品的内容和功能具有客观性,不是无可替代的。消费者需求大多也是物质性的而不是情感性的,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能够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主要是价格,生产者必须优先考虑产品成本。集成海量应用的爆款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减少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个性化需求不断汇聚为共性需求,在信息消费时代,爆款产品会越来越多。


(三)通过个性化多样化功能集成,长尾效应实际上在向“二八”定律回归,长尾的小众需求被包含在集成的爆品之中。个性化需求仍然存在,微观长尾效应仍然存在(如存在很多小众的应用程序),但是从消费者和产品维度划分的宏观长尾效应弱化了甚至消失了。


四、系统集成与平台生态:核心能力的强与弱

(一)系统集成指向后端(上游),平台生态指向前端(下游)。在传统制造领域,系统集成企业事先设定产品标准,将众多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综合集成为一个整体,并直接面向市场和用户。在信息服务领域,平台企业提供基本开发环境,众多参与者开发未经设定的服务功能,并直接面向市场和用户。


(二)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系统集成企业和平台企业都处于主导地位,众多被集成企业和开发者处于次要地位。因为集成和平台企业承担了关键核心工作,特别是在与用户关系中,集成和平台企业都处于主动地位,他们掌握更关键的信息,提供更重要的服务。产品更新是非连续的,服务更新是连续的,造成了系统集成与平台生态表面上的不同。但是,如果注意到产品设计和工艺创新也是连续的,那么两者的差别就会变得不重要。很多平台服务创新事实上没有被接受,很快消失了,如同很多产品创意没有被接受,从而无声地消失了一样。也就是说,系统集成的产品创新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生态系统创新。


(三)从产业链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竞争,并没有通常所说的那么明显,那么具有革命意义。掌握核心技术和能力的企业,仍然会获得市场和用户,而不是反过来。生态系统不会帮助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原因,而是核心技术和能力帮助企业建立了生态系统。


(四)互联网平台市值超过了传统跨国公司,不是平台对公司的胜利,不是平台生态对系统集成的胜利,而是新兴信息经济对传统工业经济的超越。互联网平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通用性,能够成为一个更广泛的基础设施,面向更广大的用户,这是大平台对小平台的胜利,是新领域新服务对传统领域传统服务的胜利。


五、M2C(企业到用户)与C2M(用户到企业):生产决策的统与分

(一)以用户为中心并不是新的理念,以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为中心,是所有企业不变的基本宗旨。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无论是所谓的从企业到用户(M2C),还是从用户到企业,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二)用户参与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决策方式。决策者、基本决策机制和流程是相对稳定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仍是集中化、层级化、专业化的,协作范围、集中程度和专业分工程度同时在不断深化。从企业与用户角色看,研发方向特别是长期基本研发方向还是由企业决定,而不是用户决定。同时,从企业内部看,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对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科学专业判断,仍然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根本依据。一方面是极少数前沿科技人才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开放式协作,两者并行不悖。


(三)便捷广泛的用户参与促进决策效率大幅提升。传统企业市场需求调查和用户反馈,时间周期较长,范围相对有限。网络信息平台改变了企业与用户互动方式,企业可以更准确更广泛更及时了解用户需求,用户可以更频繁更深入更直接参与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产品可以迅速提交用户使用,用户迅速提交体验评价,促进企业快速迭代更新。


(四)总体来看,用户起到的作用仍然是辅助性的,企业特别是核心团队仍然发挥主导作用。不是用户帮助企业建立了优势,而是企业依靠核心能力优势获得了用户。从国家角度看,企业与用户是一个整体,需求不是主要问题,问题主要是供给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提升,从根本上要依靠全社会公民科学技术素养的提高,依靠供给侧创造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

彭征波,现就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联系方式:pengzhengbo@caict.ac.cn。

推荐阅读

权威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免费下载!


权威发布 | 全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发展情况报告(2017.6)

快,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涨姿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