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北师大:“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暑期实践进行时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真心感应时代脉搏。”连日来,我省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贡献青春力量。跟甘小教一起来看西北师范大学2024暑期“三下乡”活动——


7月21日清晨9点,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四堡子村七社安置点的“小石榴籽”思政课堂准时开讲。英雄故事、红色歌曲、主题绘画、诗歌朗诵……来自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的师生们,在这里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滋有味的思政实践活动,也给安置点的孩子们带来了充实欢乐的暑期生活。




“希望我们的思政课堂能让‘小石榴籽’们心中开出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实践团的带队指导教师毛娅楠说,让大学生讲给小学生,让“00后”对话“10”后,这样的思政课堂,学生们都能受教育、获成长。


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近日,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临夏市中小学举行了“同播石榴籽·共筑中国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实践研修、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大中小学段走深走实。


领略优秀传统文化



蛙纹陶壶、漩涡纹彩陶壶……临夏州博物馆展厅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彩陶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彩陶最早可追溯至距今5000多年前,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演进历程。”讲解员的介绍让参与大中学一体化实践研学活动的教师们感触深刻。




“这里的建筑结合了砖雕、木刻等非遗技艺,展现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赖发珊说,很开心第一次“邂逅”临夏的“最炫民族风”。


“场馆教育具有鲜明的情境性、自主选择性、主动探究性以及学习结果的多元性等特点”,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马俊峰说,要善用“场馆”育人资源,打造“移动”的思政课堂,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亲民的“微宣讲”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盖碗茶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饮茶方式,更寓意着咱们临夏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天地人和。”7月18日上午的临夏市盖碗茶广场,“石榴籽·青春行”主题微宣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西北师范大学小红马理论宣讲团成员杨静娴的“脱口秀”式的宣讲生动有趣。




“守望相助,手足相亲,我们就是一家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一家人!”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慧娟老师认为,要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用小切口、身边事呈现大主题、大道理。


大学侧重于讲“学理”,中小学则要更注重常识化的教育,要通过讲清楚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讲明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受邀参加“石榴籽·青春行”主题微宣讲活动的临夏市枹罕中学教师王海鹏和临夏市逸夫小学教师梁文,对于如何有效引导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闪发光



“总书记当年来布楞沟的时候,我们家的生活特别困难。这些年在总书记的关心下,村里不仅路通了,家家户户还用上了自来水。”村民马麦志向到访家中的师生讲述着“吃水不忘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身走一走,7月19日,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江波、邢艺譞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布楞沟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学生马俊说,“今天的实地调研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地了解。”


“夏季高温,板房教室确实有些热,但是孩子们的热情却让我感动”。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团结一家亲,守望相助暖童心”实践团队成员韩龙说,他们将在这里开展为期10天的公益志愿服务。



在不大的活动操场上,实践团队成员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趣味游戏、儿歌表演、手工活动等,在发挥师范专业学子专业优势的同时,也在用火热的实践践行书本上的“道理”。



更多新闻

1

@年轻人,三中全会《决定》里的这些事与你相关!

2

兰州大学:大美陇原 情暖积石丨暑期实践进行时

3

用脚步丈量石羊河 |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仇栋栋

4

省教育厅召开年中重点工作推进会


编辑:蔡   莉 
责编:刘小溪
审核:赵军权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点亮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甘肃省教育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