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一个外国人“度假村”,在福建这里

观八闽 2023-09-24


这里是“云中的村落”,是中国近代四大避暑圣地之一;


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外国人“度假村”;


这里是让美国老人加德纳直至临终仍魂牵梦绕的地方;


这里的英文名叫“Kuliang”,和福州话同音;


这里是中国鼓岭。


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鼓岭,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Kuliang”的故事,你知多少?


鼓岭风景


“天然空调”





鼓岭位于福州市东郊、鼓山之北,平均海拔750~800米。它距离福州市中心仅约12公里,但夏季气温却比市区低8~10℃。在市区气温直逼40℃的盛夏,鼓岭的最高气温也不会超过30℃


鼓岭的“天然空调”属性是如何产生的?


原来,鼓山脚下有一个横断的峡谷。每到夏季,清凉的海风从太平洋吹来,越过闽江口,到达鼓山脚下,又经过峡谷吹到鼓岭上,就形成了鼓岭的山地海洋性气候。


充满虾油味的“Kuliang”





鼓岭的古名叫“古岭”,与先民为抵御倭寇侵掠福州所建的古岭寨(今称牛头寨)同名。


那么鼓岭的英文名为什么是“Kuliang”?


鼓岭道路指示牌


这一切,要从一百多年前、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夏天说起。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福州因其地理优势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一批又一批的西方商人、外交官和传教士纷至沓来。其中有一位,叫吴思明(又译“伍丁”)。


吴思明是一位旅居福州的美国传教士。一次,他在赶往连江的路上,实在忍受不了炎热的天气,就抄近路来到鼓岭,顿时被这个云雾缭绕、清凉舒适的“世外桃源”迷住。当年他就在那里租了一处房子,舒舒服服地度过一个夏天,并自愿做起了鼓岭的“宣传大使”。


在吴思明的大力宣传下,次年,英国驻马尾领事馆馆医任尼来到鼓岭,修建了这里的第一座西式别墅。任尼可是一位“社交达人”,在当时的外国人圈子颇具影响力,不久美、英、法、俄等十几个国家的侨民慕名而来,纷纷在鼓岭兴建别墅。


他们从说福州话的本地山民口中得知,这个地方叫“Kuliang”。于是乎,“Kuliang”这个“虾油味”满满的名字,就成了鼓岭的英文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任尼在鼓岭修建的别墅(左)。图片来源:中共福州市委乡村振兴办


中国第一个外国人“度假村”





当时的吴思明一定想象不到,自己无意中的发现,竟然开创了中国西式别墅社区的先河,也让一片名不见经传的山头华丽“变身”。


据《鼓岭乡志》记载,鼎盛时期,鼓岭吸引了三四千来自各行各业的西方人,风格各异的别墅多达366栋,绝对算得上是“网红”避暑胜地。他们在那里大兴土木,建造了教堂、医院、俱乐部、游泳池、照相馆、书店等各类设施。鼓岭俨然成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显赫”小镇。


鼓岭上的富家别墅,原为卫理公会的传教士富品德的度假别墅


网球,是当时外国名流中最时髦的社交娱乐活动之一。于是,他们在鼓岭建造了七八个网球场,每年举办一次规模颇大的网球比赛。在山上避暑的人,无论国籍、阶级,都会踊跃参与到这一“体坛盛事”中来。


鼓岭百年阶梯网球场遗址。图片来源:福州晚报


而说到西方人建造的各类场所,就不得不提万国公益社。它建造于19世纪末,是福州最早的西式俱乐部。礼堂、歌舞厅、办公室、化妆室、更衣室……功能齐全,最多可同时容纳六七百号人,内部装饰走的也是“奢靡风”。那是当时的西方绅士们酷爱的上流社会社交场所。宴会、茶会、舞会等都在那里举行,灯红酒绿,好不热闹。


万国公益社原貌。图片来源:纪录片《走遍中国》之鼓岭往事截图


随着这个中西融合的“社区”发展壮大,鼓岭上逐渐形成一个声名远播的外国人“精英圈”,就连山下的福州乡绅也心向往之。当年,要是能在鼓岭的网球场打一场球,或是在万国公益社听一场演奏会,就相当于跻身“鼓岭圈”——这在当时可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


如今的万国公益社外景


“会说英语”的蔬菜





外国人蜂拥而至鼓岭,不仅带来了西式贵族的生活方式,还引进了一些“洋”蔬菜种子。他们把这些种子种在庭院和花园,在鼓岭潮湿的环境中,有一种长得酷似韭菜的蔬菜,从不生虫,生长旺盛,一年四季都不枯萎。


当地人十分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这种蔬菜的名字,无奈听不懂“洋话”,只知道这些外国人见面时总爱说“Hi”(音同“亥”)——“亥菜”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神奇的是,也有人试着把“亥菜”带到别处栽种,但种出来的口感却远不及鼓岭上种的。所以,直到今天,“亥菜”仍是鼓岭的特色蔬菜,坊间也有着“没吃过‘亥菜炒蛋’等于没来过鼓岭”的说法


“鼓岭名菜”——亥菜炒蛋


鼓岭上的“洋乡愁”





密尔顿·加德纳(Milton Eugene Gardner, 1901-1986),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901年,10个月大的婴儿加德纳跟随父母来到鼓岭,在鼓岭度过了近10年欢乐的童年时光。他和本地孩子一起吃白米饭、白萝卜,爬树掏鸟窝,用树叶吹曲,练习模仿鸟兽声音的口技。1911年,加德纳全家迁回美国加州。


密尔顿·加德纳(前排右一)在福州鼓岭度过近10年童年时光


37年后,鼓岭宜夏村小加德纳曾经居住过的屋子迎来了另一个小婴儿——2个月大的穆彼得。


1948年,女挑工挑着小穆彼得上鼓岭

小穆彼得和母亲在加德纳故居前


穆彼得的父亲穆蔼仁一生五次进出中国,先后任教于英华中学、福建协和大学、武夷学院,在二战期间作为援华空军“飞虎队”中尉出生入死,是首位名字镌刻于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的外国人。


穆蔼仁携妻儿居住于加德纳故居期间,有位村民患病急需输血。作为附近唯一血型匹配的人,穆蔼仁慷慨献血救了村民一命。村民赠给穆蔼仁一只鼓岭大黑鸡以表达感激之情。


图为穆蔼仁手拎村民所赠大黑鸡


在父亲的熏陶下,穆彼得从小就建立起对中国的浓厚感情。他在哈佛大学主修汉语,给两个女儿起名“爱中”和“爱华”,1988年得到在中国的工作机会后,带着一家四口来南京定居。


“鼓岭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人们把助人为乐的精神带到这座山岭上。”穆彼得的妻子穆言灵说,“这块土地所承载的精神是和平、友谊和爱。”


穆彼得、穆言灵夫妇


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在鼓岭生活的外国人渐渐离开。但这块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宝地”,却让他们中的许多人久久难以忘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鼓岭故事”,向后来人述说着当年中西方友好和平的佳话。


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段,便是加德纳夫妇“寻根”的故事。


人是回到美国了,但加德纳的心却对鼓岭念念不忘。加德纳把令他“痴迷”的中国传统文化带回了家——寿山石、脱胎漆器、黄杨木雕、扇画……到处都是浓浓的“中国风”。


为了重温“家的味道”,他保留了每天吃一餐中国米饭的习惯,甚至还学会了做福州名菜“荔枝肉”。能回到自己的“第二故乡”走一走、看一看,也成了他夫人口中“纯美国血统的中国人”之后几十年里最大的心愿。


会做荔枝肉的美国人“转厝”了





加德纳一生几度想回鼓岭重温儿时的欢乐时光,可惜天不遂人愿,直到去世,加德纳都没能再回到鼓岭。临终时,老先生仍像着了魔一样,嘴里含糊念叨着“Kuliang,Kuliang”。


密尔顿·加德纳。图片来源:央视微视频《鼓岭!鼓岭!》截图


丈夫口中这个神秘的“Kuliang”,究竟是哪里?一心为丈夫实现夙愿的加德纳夫人,曾经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却始终没能找到答案。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参加志愿服务的中国留美学生刘中汉。刘中汉被老人家口中这段美好的情缘深深打动,一直想帮她找到这个地方,但始终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加德纳夫人在丈夫的遗物中,发现了11枚泛黄的邮票,“福州鼓岭”四个字赫然眼前。经过反复研究和分析,刘中汉得出结论:“Kuliang”就是“福州鼓岭”。


这之后,老太太不仅替丈夫完成了“转厝”(福州话“回家”)的心愿,还在鼓岭遇见了9位加德纳童年的“小伙伴”,与他们“攀讲”(福州话“聊天”)丈夫的童年轶事。


上鼓岭,似乎也成了这个家族的传统——加德纳的侄孙李·加德纳,至今还会常回鼓岭看看。


1992年,加德纳夫人造访鼓岭,难掩欣喜。图片来源:央视微视频《鼓岭!鼓岭!》截图


像这样感人肺腑的“鼓岭故事”不胜枚举。


如今,很多包括李·加德纳在内的后辈,都成为了“鼓岭之友”,为各自的家族续写着动人的“鼓岭缘”。


只要感情够深,友谊就可以穿越时空、跨越山海。


位于鼓岭的加德纳纪念馆,主要展示中美友谊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鼓岭夜景




推荐阅读

没想到!“大宋提刑官”竟是福建人

厉害了!福建这个地方的状元

900多年前的“国民顶流”,曾任福州“一把手”



来源|观八闽 策划/叶青卿 陈欢欢(李佩伦、黄东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部分图片来源/福州市鼓岭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编辑|陈腾

审核|陈欢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