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说,“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4-09-30

“毕业十一年了,坐在办公室工位上,一抬头就能看见母校的印记——不远处的牌匾上写着:浙大城市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浙大城市学院校友、杭州日报记者钟玮说道,“这是沈爱国老师的手笔。”


2021年,沈爱国由浙大新闻系主任调任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然后,他马不停蹄地用了一年时间,跑遍全省十一个地市的传媒集团、广告公司、国企,与20多家单位签战略合作协议。一个个敲细节,一家家地给学生“织网”。 

以至于一到暑假,传媒行业实习生界都如此“蛐蛐”:怎么哪哪都是城院的同学?城院凭啥“吃”这么好啊?


大学课堂的“流量担当”

他的课,38年前就一座难求


要说沈爱国老师,课讲得生动、好听是大多数学生第一印象。

 

比如讲起某地曾经有这么一桩新闻:在全市开展的超限超载车辆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中,违法货车像是算准了似的,屡屡成功躲开执法车辆的巡查时段和线路。执法车一上路,超限货车销声匿迹;执法车一离开,大批违法车辆鱼贯而出......执法人员接连几天,一辆违法车都碰不到,怪吧? 

正是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凝心聚气要往下探求的要紧关头。沈爱国老师总是吊足学生的胃口,“你猜怎么着?”说完,他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环视一圈,实际是有意把控节奏。

 

同学们热闹地交头接耳一阵。“该不是装了定位器啊?”

 

有学生小声地猜对了,沈爱国老师就像碰上接对暗号的侦查员,随即爆发出一个长长的“诶——”,欣喜而满足,脸上仿佛写了四个字:有点东西!

 

然后他开始讲这篇新闻,记者如何拿到一手线索,如何又紧抓着做蹲点跟踪报道——许多都是课本以外,甚至新闻背后的事情,哪个学生不听得入迷?这是前几年的一则浙江省新闻奖获奖作品,结果甫一公布,就成了他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授课素材。

 

这种老师神采飞扬,堂下学生不时风吹麦浪般笑倒一片的课堂氛围,即便往前翻几十年,也找得到同款。 

老杭大1995级学生曲江记得沈爱国老师的课学生出勤率最高,即便是阶梯教室,也黑压压地全坐满,“每次下课总觉得意犹未尽。”老杭大1998级学生李君娜把当年的沈爱国老师唤作“流量明星”,看他的课就知道:逃课的人少,打瞌睡的人更少。

 

在老杭州大学东一楼的小教室内,年轻人们坐在环形的椅子里,听沈爱国老师讲党性和人民性,讲真实与客观,讲政治家办报,讲中外新闻史,铁肩担道义的新闻理想,日复一日间在年轻的心里埋下种子。

 

沈爱国老师偶尔斜靠着讲台,重点的地方着重一挥手,挥斥方遒的样子每每让人心潮澎湃。那时候沈爱国老师自己也是年轻人,瘦瘦的,骑着一辆二手的赛车,时常穿梭在杭州大学和浙报大院之间——那会儿他在《钱江晚报》“客串”记者。


那个“不署名”“求实习”的大学老师

38年了,新闻界他一直“在场”


1966年,沈爱国出生在湖州德清的乡下,距离最近的新市古镇有7里路。

 

父亲小学毕业,当时已经属于文化水平不错了。小时候,他总帮着父母一起去田地种稻插秧,但似乎并非做农民的料,父母告诫他,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1982年,16岁,沈爱国第一次坐了四个半小时的轮船来到杭州,到杭州大学报到,没想到走进大学校园,一待就是42年。

 

大学生活前两年艰苦,到了大三,一接触专业课,沈爱国找到了改善生活的门路——在校报做学生记者。因为出稿快,质量好,很快受到校报老师的青睐。从发豆腐块,到负责校报人物专栏,他的稿费也从1元、2元涨到了15元。

 

1986年,本想进入杭州日报的他,最终听从分配选择留校任教。但那颗不想被困住的新闻种子,始终在心里滋长。

 

1989年,在学校任教三年的沈爱国找到了已经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当记者的老同学胡宏伟、朱国贤。 

“我让他们带着我出去采访,稿子可以由我来写初稿,只要能参与新闻实践,我都愿意。”他在讲课之余开始为自己争取新闻实践的工作。到了1992年,他又去了钱江晚报新闻部实习了10个月。“那段时间写了不少稿子,却因为身份问题,既不能署记者,也不算实习,无名无分地跟自己喊话,坚持了下来。”

 

1994年, 杭州大学新闻系和义乌小商品城合作主办《小商品世界报》,沈爱国作为专业人员,去了义乌做了一年多副总编。 

1997年以后,他先后两次出任《青年时报》副总编。2008年,他又在华数资讯频道主持新闻评论栏目《天天时报》,每天中午起来收集材料,整合成六七千字的稿子,然后去演播厅做主持人播报。最后节目收了,他才决心离开新闻圈。

 

实际上,他却从没离开过。

 

很多年以后,沈爱国老师不止一次向同行或者曾经的学生说起一个词,“在场”。正是这种“在场”,让许多即便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不时想起轶事:以前上课,学生看同一篇材料,要试着写出十种以上的消息导语;聚会的时候,还有人抢着要背当年课堂上讲过的案例......

 

“我还是有机会就参与到新闻实践当中去,以旁观者、参谋者的身份。当然,我自己首先是喜欢热闹的。”他笑说,“我认为这是双向赋能。我可以从中获得第一手的资讯,一线记者可以得到来自高校专业老师的指点,我觉得这是大学存在的价值,也是大学老师应该有的样子。”

 

“很多事情对你们来说只是一个采访经历,但对我来说都是鲜活的案例。我可是像一个海绵一样在吸收的啊。”


“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

他最大的成就,是看着学生成才


从2021年沈爱国转任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起,总能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学院在“起飞”。比如各种本地、外地学术、业界大咖进校授课。

沈爱国老师组织学生做过一个项目,叫作“浙江新闻界影响力人物访谈录”,和陈荣美老师带着大学生走访江坪、张建民、俞柏鸿、叶峰等业内名人,并访谈、署名出版。“我看得心生羡慕,因为这些资源,即便是工作十一年的记者,也不一定约得到的。 ”杭州日报记者钟玮说。


今年,第40个教师节,沈爱国老师被评为第八届“感动杭城十佳教师”。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了句话:学生的事永远是天大的事。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条件,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资源,为学生的成才铺路架桥。“我职业最大的成就,就是看着我的学生成才。” 

2013年5月15日,沈爱国老师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他在北京动了一个大手术——带主动脉瓣的心脏大血管置换术。胸腔打开,体外循环,心脏停跳2小时,12厘米长的主动脉被换成了人工血管……生死线上走一遭,一度没有力气说出完整的句子。

 

6月,浙大有几位同事来看他,不经意中提到,新闻系还有20名同学的毕业实习没有着落。当时,他立即拿起两个手机,一个发短信,一个发微信,联系了新华社浙江分社、浙江日报、浙江广电集团、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单位的负责人,向他们说明自己刚刚术后,还没力气通话,只能发信息;但学生的实习安排迫在眉睫,请他们帮助落实学生的实习问题。不到两个小时,各方反馈,20名同学的实习全部有了着落。现场的几位女同事忍不住掉了眼泪。

 

还有一件事,正好是在2019年的教师节。沈爱国老师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来电显示是浙江嘉兴。一听,不是祝贺教师节的,而是一个陌生的女声。

 

对方在电话里怯怯地说自己是他早年的学生,毕业后也从未和老师联系。今天冒失地给老师打电话,实在是没办法了。原来,女生的父亲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当地医院建议送大医院,甚至考虑要心脏移植。女学生走投无路在班级微信群里求助,有同学建议她找找沈爱国老师。沈爱国老师当即答应,先帮助辗转联络了省内最好的心脏外科专家,然后请学生在第二天就把病重的父亲送到了杭州,顺利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许多人说他真的心系学生。他自己觉得这很平常。

 

他想起自己1986年毕业留校,9月就去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进修研究生课程,所有铺盖都带了去。寒假回来过年,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杭州逗留十来天,无处落脚。教他本科新闻采访写作的邬武耀老师得知,当即让他儿子搬去单位宿舍,把房间留给了他。“每天早上起来,师母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今天肉包豆浆,明天大饼油条加稀饭,让我真正尝到了老师‘待生如子’的滋味。”

 

“你看我自己的老师,就是这样对我的。”他说。


今天的新闻学科培养什么人?

这位业界担当总结了12个字


今年是沈爱国在新闻课堂教学的第38年,这在教育界也很罕见。有一段时间,他的学生私下戏称他是浙江“新闻教父”,“流量担当”,也担当流量。 

他的学生遍布浙江省新闻界,且大多担任了本单位的领导职务。学生们累计获得的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不计其数,50多人获得了浙江新闻界最高奖“邵飘萍奖”,占到总获奖人数的近一半。他所在新闻学科在10年内,培养了三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0多位毕业生担任省级媒体集团副总编以上职务。

 

这是其一。在许多学生看来,更多的内涵在于他像朋友、兄长一样言传身教地培育新闻人。

 

老杭大1991级学生叶靖这样描述这种言传身教:“那时候,天空总是很蔚蓝,日子总是很简单,师生总是很融洽。我们很喜欢上沈爱国老师的‘新闻写作’课。记得有一次,我与周婵瑾因为和沈老师讨论一个课题,误了食堂的饭点,结果沈老师叫上潘向光、洪沿两位老师,带我们一起去了学校对面的小饭馆。吃完结账,一共105元,三个男老师每人掏了35元。饭后,我们还去了潘向光老师的宿舍喝茶打牌。哈哈,很感谢这些亦师亦友的老师们,每每回想,心中便充满美好温暖。”

 

在老杭大1994级学生陈欣文看来,这就是“先生文化”,跟学生极为融洽,就像古代师徒关系。那一代新闻工作者,许多人自带厚重的家国情怀,这跟老师密不可分。

 

经历过传媒黄金年代的沈爱国老师,在新闻学不时被唱衰的今天,怎么看待这门学科呢?这门学科今天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他给了十二个字:三观正、学养深、逻辑强、能力全。

 

他说,大学求知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急功近利的职业技能,它更多是一种沉浸式的“滋润”,是思维的训练、视野的拓展、精神的涵养、思想的涵育,以及为未来蓄能。

 

“如果认为毕业只能前往机构媒体就业,新闻专业毕业只能当记者,这就狭隘了,我们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考公务员、出国读研、互联网公司、大型国企和知名民企、中小型创业公司、自主创业...... 


学新闻是培养一种许许多多岗位都需要的媒介传播素养。这种素养不仅是写作能力,更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分析、研判的核心能力。

 

从近代至今,新闻人的使命担当就是推动时代变好。你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同时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这是行业所需要你具备的,不要做万金油,这个行业需要出色的专业人才。最后,回归到最朴素的,新闻人就是要用尽力气阻止世界变坏。”



来源 / 杭州日报记者钟玮

图片 / 受访者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 / 孙亚飞

审核 / 张丹

终审 / 陈雯婕

出品

tuī

jiàn

yu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大城市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