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九·一八”特辑:抗战胜利原因浅谈

秦兽 2021-09-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坚若尘 Author 季默

1945年8月22日,美国用飞机向日占区民众抛洒传单,图中所示为传单内容,图片翻拍自《国家记忆》第498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1版1印



加我


虽然标题用了“浅谈”,我还是觉得太不知天高地厚,十分汗颜,因为这是多少学者一辈子的研究科目,我何德何能在一篇公号文里能写清楚?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文中所有资料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我只不过是搬运工而已,在此向前辈们致敬。


本文初发于我的军事号《坚若尘》,作者是我本人,但因为在坚号已经做了原创,所以到了这个号上没办法再申请原创,只能贴上收款二维码,但绝非剽窃他人之作,特此声明,再就是本次重发,做了部分补充和语气上的修改,力争以更加温和中立的风格来叙事。


最常见的说法,“九·一八”是国耻、“12·13”是国耻,我认为这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国难,不是国耻,而且不只是国难,也是族难(民族之难)、民难(民众之难)——从国家到民族再到每个人,都被挟裹进这场大灾难里。


那么到底什么是国耻?留给诸位自己思考,也不要在留言区告诉我——你知道的,我基本都知道。接下来开始今天的正文。


不析成败何以论英雄?
 
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耳熟能详的当然是敌后武工队、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这一类反映敌后抗战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但对反映正面战场和盟国援助的历史记载实在见得不多,而很多自媒体将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结为将士们不畏牺牲这一单一原因,我认为有失偏颇。
 
勇武无畏是士兵的基本素质,也是战争获胜先决条件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条件——战争是复杂的,获胜原因也不会是单一的,过于强调某一因素是不客观的。
 
我们曾是勇敢的民族,那就更要勇于面对现实、面对历史、不夸大、不隐瞒,客观诚实总结经验,包括战争经验、历史经验,这样才能为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谁敢说中华民族今后就永无战事了呢?

从“第零次世界大战”说起
 
本文只讨论抗战获胜因素,其他方面不会(也不能)涉及太多。
 
主要说两个问题:
 
1、抗战开始前的日军(关东军)是怎样合法驻扎在东北的?
 
2、抗战胜利离不开盟国给我们的援助,各国对我们的实际援助是怎样的?
 
泡论坛约十年、微信群六七年,围绕抗战我跟人交流、斗嘴、骂仗无数次,客观上促进了我对这些历史事件的了解,微信交流的最大特点和缺点是知识碎片化,但我有个长处:可以揪住一句话、一个知识点挖掘出一本书乃至这个事件的全系列著作,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累人的过程,但我乐此不疲,因为我要驳倒对手就必须拿出有份量的论据,需要指出的是,在挖掘、整理资料的这个过程中,多数状态下我是愤怒的,我愤怒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因为对方回避重要历史事件,或者胡搅蛮缠,以语言逻辑替代事实逻辑,以语言技巧替代说理论证。
 
不扯那么多了,切入正题,要说日军进驻东北必须从甲午战争说起。
 
什么是中日战争?关东军入驻中国的最早起因是什么?
 
历史上中日两国发生过六次战争,但学界一般只将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列为中日战争,而635年的白江口之战、1274、1281年的元日之战、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以及八国联军之役,都不称为“中日战争”。
 

甲午之战和八国联军侵华可以视为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战)的遥远起因。


在讲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必须要说下1896年6月沙俄连威吓带诱骗让李鸿章签下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限于篇幅条约内容我不复制了,可以网查,有一点可以能确定,从外部原因来看,造成清朝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非沙俄莫属。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要签这个密约?不得不又说到甲午之战,还有再往前的朝鲜战事以及日本吞并琉球的事情……这些事件虽然也算得上是“肇初之事”,但和我们今天要说的中日战争的直接关联不大,就不展开了,这几句话是想说明:断代史不断、通史不通,反映在历史事件中就是----历史进程无关善恶有报,但事情发展肯定有因有果。
 
《中俄密约》引发的一系列反应:
 
1896年,法国要求清国承认云南、广西、广东三省为法国势力范围,取得了在兴修铁路和开矿的权力。
 
1897年,因为巨野教案,德国乘机出兵强占胶州湾和青岛,1898年3月6日,清朝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租期为九十九年,德国占有胶州湾和青岛,同时获得在山东修建铁路与采矿的权力。
 
1897年3月27日,俄国人又逼迫清朝签署《旅大租地条约》,以25年为租期,占有旅顺和大连,同时获得从大连到哈尔滨修建铁路的权力。
 
1897年4月22日,日本通过驻华公使矢野向清政府照会,将福建省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897年6月9日,英国与清朝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99年为租期,占有九龙北面的新界地区,同时逼迫清朝宣布长江沿线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英国同时把威海占为租借地,没有明确期限,英国人的说法是:俄国占旅顺、大连多久,我们就占威海多长;俄国归还旅顺、大连,我们就归还威海。
 
1899年11月,清朝在法国胁迫下,签订了《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法国以99年为租期,占有广州湾,同时获得从越南修铁路到昆明的权力。
 
……说沙俄是造成清朝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不过份吧?历史上沙俄及其子孙侵占中国多少领土稍微有点儿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但更多的人装作不知道。
 
对晚清来说,外有列强,内有义和团,哪个为祸更烈?诸位自己往下看。
 
老佛爷借义和团杀洋人,洋人真来了,义和团就怂了,害得老佛爷屁滚尿流地逃到西安吃了几顿羊肉泡,回去给列强赔了4.5亿两白银(连本带息9.82亿两),此外同意以保卫公使馆和铁路干线为由各国军队的驻兵权,根据这一驻兵权,日本向中国派遣了驻军,正是这一驻军之后成为了挑起中日战争的主力部队。
 
所以说,八国联军侵华可以视为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战)遥远起因。
 
(以上灰色字体观点引自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副校长纐缬厚(jiǎo,xié,hou)教授的《何谓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5月28日开始,历时455天,在战争刚刚进行到第18天,也就是7月16日,沙俄制造了庚子俄难,也就是海兰泡事件,8月28日,沙俄军队攻占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占领沈阳……东北全境沦陷,同时也为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1901年9月7日八国联军侵华的产物《辛丑条约》落定,老佛爷认怂赔钱,各国开始撤军,但沙俄不撤,还要另签协议,想要将东北完全纳入俄罗斯,遭到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反对,美国认为沙俄此举违反了共同达成的契约,并且也是对“门户开放政策”的侵害,清政府向日本求助,日本在得到英、美支持后,开始向沙俄替清政府讨要东北领土。
 
这里需要解释“清政府向日本求助”这句话。
 
教科书里叙述这件事的时候说满清是因为自己的腐朽无能不得不屈辱地宣布“中立”,看着两个强盗在自己家大打出手,我认为清政府虽然弱,但不傻,基本的逻辑盘面就是:跟八国联军交手被打得满地找牙也不过是赔银子,那些强盗也没有瓜分我土地的意思,可是八国联军侵华才18天沙俄就趁机拿下了东北全境,此后4年东北都在沙俄的统治之下。
 
所以尽管清政府很清楚日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相比较沙俄,日本当时没那么大的胃口,那么两害相权取其轻是唯一的选择了。
 
于是,1904年2月6日日本正式与俄国断交,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此后日俄陆军相继在旅顺、辽阳、奉天等地展开会战,日军惨胜,而东乡平八郎则激战旅顺、扬威对马海峡,以阵亡117人的代价几乎全歼俄国太平洋联合舰队第二分队,成为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在战场上击败白人的黄种人,声威显赫。
 
日俄战争至此尘埃落定。因为这场战争是大型的海陆一体战,使用了速射炮、机关枪、卡宾枪等近现代化武器装备,因此又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对清朝没有什么损失(倒霉的是老百姓,老佛爷不在乎),只是原来俄国在南满的权力被日本继承,但东北避免了被俄国吞并成为“黄俄国”的危险。
 
俄国损失惨重,输了战争,还引发了革命,日本付出了十几万士兵的生命,但取得了南满特权,是最大赢家。
 
日本关东军就是因此才得以合法驻扎在清朝东北的,因为驻扎地在大连关东州,故名“关东军”,跟日本本土的“关东”没有关系。
 
关东军的直接任务是关东州防务和南满铁路的保卫,然而它真正的使命却是:当日本与其主要假想敌苏联发生战争时充当第一线部队。
 
有两点需要说明:
 
1、日本帮清政府讨回东北,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学雷锋,也是要谋利益的,只是时机不成熟,没办法在列强的虎视眈眈之下独嚼清政府这块肥肉。
 
2、关东军确实不是凭借武力在中国登陆的,但也是列强武力交替侵略的产物,不存在清政府为防范俄罗斯的再次侵略而请求他们驻兵,而是作为赶跑沙俄之后的一种利益交换。
 
日本作家福田定一极为钦佩太史公司马迁,为此改名“司马辽太郎”,在他非常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坂上之云》里,把日俄战争写成是日本人的“祖国防卫战”,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就惊了:尼玛,在别人的国土上打你的“祖国防卫战”?
 
小结: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直到抗战其实都有内在连续性,这些战争是日本侵华史中不可分割的部份,日俄战争和抗日战争之间的连续性更加不可忽视----日俄战争后建立的关东军就和之后的侵华战争有直接关系,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日军,也有不少也来自关东军。

 
抗战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抗战过程不再分析,我们直接说说事关这场战争的几个主要节点。
 
根据时任防卫总参谋长的河边虎四郎在《河边虎四郎回忆录》的记载:昭和16年,1941年1月9日,昭和天皇(裕仁)曾说:“日本轻视了支那,应尽快停止战争,奋发10年增强国力”,到了1942年12月11日,昭和对小仓等身边侍从说:陆军判断失误,支那的强硬出乎意料,不会像九一八事变那样……言下之意已经显露出意识到战败的心境,那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一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向美英为首的盟国军队发起攻击。
 
在中日全面开战三年后,昭和已经预料到了胜败归属,或者说至少他已经有了预感。


昭和天皇为什么会这样预判?
 
初学历史的时候,看到日军势如破竹拿下我们半壁江山,看到板垣征四郎以一万士兵挑战20万东北军,又以半个师团击溃国军30多个师,心底倒吸一口冷气,心想这样的敌人实在是太强悍了,但经过几年学习之后再看日军的勇猛善战和最终难逃失败命运的结局,自己已可以总结出一点儿心得(灰体字部份):
 
日军为准备对苏联作战,把中国当成基地和跳板没有制订详细可行的压制和开发策略,这种政略和战略不相匹配的做法让日军深陷中国战区泥淖----1938年5月的徐州会战未能全歼国军主力,且死伤惨重,这是大失误,但日军此后却依然只是注重战术的胜利,后来更是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这不是“失策”,是“无策”之后的胡来——以钢针之锐硬刺巨兽肉身,固然能赢得一针之胜,其后果却完全是自杀行为。
 
根据日本防卫厅编著的《华北治安战》,到1940年,日军有9个师团和12个旅团的兵力被牵制在华北(中国战区日军投入总兵力约102个师团)----日军正面战场要应付国军,占领区要应付共产党的游击战,按下葫芦浮起瓢,中国的国土,他们吞得下却消化不了,而且碰到老蒋这么个被打得鼻青脸肿但就是不媾和也不上当的主儿,日军也是无奈了。


第一次看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看了日本对中国开出的条件,我都动心了,而且周佛海说得非常在理:如果日本败了,那这些条约自然作废,可是如果我们败了,这就是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而且,又有谁为沦陷区的百姓着想过?
 
可是徐中约记载蒋介石的反应是:蒋介石痛快利索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建议国民党开除汪精卫的党籍。
 
事实证明蒋是正确的,日本绝无可能就此罢手,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战争利益面前,所有的契约几乎都靠不住,尤其面对苏俄和军国主义日本这样的国家。而汪,毕竟只是一读书人,在这方面,胡适都比他看得清楚,所以胡适后来也是坚定的抗战派(胡适一开始也劝蒋和谈,被蒋拒绝)。
 
(TIPS:在华北的日军为丁种师团,每师团约11000人,甲种輓马师团约28800人,乙种驮马师团约24400人,丙种师团约15500人)
 
项羽百战百胜,最后还是败了,日军横行中国,最后也败了,充份说明战术胜百次不如战略胜一次。
 
或者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伊藤正德所言:在卢沟桥点燃战火是亡(日本)国战争的开端。
 
SO,在战略糊涂的前提下,再有几支板垣征四郎的“钢军”也是回天无力,这也是我对过度夸张士兵英勇善战的质疑:个体力量和局部力量的强大,不足以决定全局胜败----郭靖都天下无敌了、杨康都一石头砸死蒙古皇帝了还是守不住襄阳么!
 
所以,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意淫民族精神的层次上,那么离咬着辫子用大刀长矛砍刺坦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抗战能胜利,我认为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全民同仇敌忾,二是将士们英勇作战,再就是离不开盟国的援助,我认为这三个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德援:扶上马再送一程

我把盟友对国府的援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德国的合作和援助,第二阶段是苏联的援助,第三阶段是美英等国的援助。
 
援助的数据网上有很多,但讲到具体援助原因的不多,我试着说说。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出版的《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马振犊的《蒋介石与希特勒》等资料记载,1921年7月1日民国政府和德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德协约》,德国放弃自己在华(主要是山东)的各种特权,从此两国关系正常化。
 
继孙中山之后的蒋介石认为中国未来两大外患一个是苏联一个是日本,因此他不愿意和北面打交道,对苏交恶后蒋急于寻找苏联顾问撤退后留下的空缺,目光瞄准了德国。

 
一是中德双方恰好都有对方需要的东西,容易达成协议;二是双方当时都处于困境之中,正在努力重建,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容易产生共鸣;三是蒋对希的那套统治思路和德意志民族的尚武、勤俭、务实都非常崇拜。
 
德国除了大量派遣人员培训中国军队,也向国府提供贷款和技术,以及质地精良的武器装备,而这些装备在抗战初期对稳定战局、拖住日军进攻步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中国,则向德国提供高品位的战略原料----钨、锰、锑、铅、棉麻、桐油(可制造军用雨衣、雨鞋),由于《凡尔赛和约》的禁止,魏玛政府不能同意对华出售武器,为了逃避责任德国政府还在1928年和1930年装模作样地颁布“对华武器禁售令”,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球用不顶---该买还买,该卖还卖。
 
这一时期的中德“以货易货”不仅是建立在完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也为双方带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而言,解决了因为巨大的赤字而无法向国际贷款的困窘,对德国而言,重要的战略物资不必耗费巨额外汇。
 
1934年左右德国对国府的军火输入主要用于内战,比如中原大战和“围剿”,有力地支持了蒋的中央军。
 
1937年抗战爆发,希特勒受到日本压力,也为了自己的全球战略,开始疏远中国,到了1938年2月,德国宣布承认满洲国,国府为了继续得到军火,只好保持克制,对此只是抗议了一下,同时蒋也看到了中德关系的不乐观,急令孔祥熙多买军火,所以在抗战爆发的1937年底,美英都对华禁运武器的时候,德国输华的军火反而比往日更多,仅1937年12月的订单主要部分就有:30万支步枪3亿发子弹,3万支手枪1千万发子弹,2万挺重机枪2亿发子弹,500门迫击炮100万发炮弹……到了1938年1月,又进口2万多吨军火,2月又运来12架HS轰战两用机,3月又运抵价值3000多万马克(约合1千多万美金)的军火……但3月份是德方供华的最后一批军械程天放《使德回忆》,正中书局,1979年第三版264页)。
 
官方不能明面儿上供应武器给中国了,德国商界却不同意,西门子、克虏伯、合步楼等公司联合致信德国政府,表示他们赔不起对华违约造成的赔偿金,要求政府取消禁令,最后经济部和外交部达成秘密谅解:禁令不包括已经达成的协定。
 
这些军火最后以卢森堡、芬兰商人的名义秘密运出德国,辗转来到中国,事实上一直到1940年9月27日,纳粹德国才终于不得不全面放弃对华军火贸易。
 
截至1938年8月,德国累计向中国输出了约价值4.5亿马克的军事装备,中国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约有83%来自德国,武装了30个调整师(“德械师”是后人捏的名称)
 
这些军火对提高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战斗力具有重大作用,在美英袖手旁观、苏联援助没有到达之前,德国军火填补了这段空白,使得国军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前不至于束手待毙,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台儿庄”和武汉会战等重大会战中重挫日军,尤其是淞沪会战,作为卢沟桥事变后的首场会战,也是抗战期间最大的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胜的战略意图,迫使日军移往东南,主力陷于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使日军无法实现短时间内占领中国的目标。
 
淞沪会战的战术是失败的,特别是撤退变溃逃,令人扼腕,但战略上是成功的,尤其是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形象,赢得了同情。
 
小结:纳粹德国援华,可谓可取所需,平等贸易,而和中国官兵并肩作战的德国官兵,则可以肯定对中国是有感情的。

苏援:雪中送炭
 
斯大林的目的是牺牲中国、拖住日本,而蒋对苏最大的期望是苏能参加对日作战,蒋的理由是如果中国吃不住,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你,而老谋深算的斯大林却看到了蒋的韧劲儿和中国军民的顽强,所以他坚持只签订中苏友好条约,而不是互助条约----互助意味着日军进攻中国,苏联是要参战支援的,所以西安事变后斯大林严令10日内必须释放蒋,与此同时罗斯福也表示:“蒋的生存是保全岌岌可危的亚洲和平的关键因素。”(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斯大林明知东边有日军,西边有德军,而他却清洗了几乎所有能领兵打仗的将领,以至于希特勒激动地都快给他颁奖章了。
 
苏联给国府的三次信用贷款共二亿五千万美元,当美国给予中国桐油借款时,苏已提供了一亿美金的贷款,除了给钱,到1939年年底,苏联还向国府提供了差不多一千架飞机,约一千名飞行员、两千六百名陆军、五百名军事顾问和二百名技术专家,其中211人在作战中牺牲,他们当中大部份是飞行员。
 
根据社科版1994年第一版的《剑桥中华民国史》574页的记载,一直到1941年,西方盟国给中国的援助才刚刚超过苏联。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到1941年逐渐中断,很多人认为是由于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自顾不暇才中断的。事实上从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署《苏日中立条约》后,苏联得到了日本暂时的军事安全保证,对华援助就停了。
 
1939年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4月13日又和日本签定《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严重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引起国府强烈批评和严厉谴责,因为该条约宣称“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政府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抗议当然是然并卵,苏联的援助也就到此为止了。
 

苏联援助中国是因为想通过中国来牵制日本,好让自己避免陷入和德国、日本两面作战的困境,所以一旦和日本达成了中立条约,也就立即终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小结:尽管如此功利,但苏联是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提供了援助,可谓是非常及时,对于正与日军浴血苦战的国军来说,正是这些差不多装备了40个师的援助,中国才熬过了抗战中最艰难的岁月

 
但后来苏联拆光东北的事儿,以及其他一些事儿,我也没忘,只不过不能说了。
  
美援:终章之战


我们最后说美国。
 
这是个奇葩的国家,我是又感谢它又想骂它,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但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想:我是美国人我会怎么选?
 
美国确实卖给日本废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但在整个抗战期间,美国援华物资总计约8.46亿美元,是外援中最多的,这个数字远远小于对英国的270亿和苏联的110亿,甚至连戴高乐的流亡政府、在泰晤士河畔的简陋大楼里成立的“自由法国”,都得到了23亿美元……但这8亿多美元对于中国能坚持到抗战胜利也是极为重要的(常见的飞虎队等事迹就不说了)。
 
除了军事援助,美国还对中国进行了经济援助----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一周,美国就向中国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贷款,具体做法是:
 
国府把存在美国准备作为贷款担保的6200万盎司白银卖给美国,再用这笔资金买黄金,然后把黄金存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作担保,最终得到5000万美金,这6200万盎司的白银当时的价值约2800万,但拿到了5000万贷款,明显带有援助性质。
 
此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一直大量收购中国白银,仅1937年到1938年就收购了3.12亿盎司,总值1.5亿美元多。同时,美国还放弃了在《中美白银协定》中要求中国必须保持货币准备金的25%是白银的规定,放宽对中国出售白银的限制,甚至把旧金山造币厂为中国已铸造好的300万盎司银元也提前订购了。
 
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对中国抗战的大力支持,正如伦敦的报纸所说:“以好价钱收购中国白银是美国政府既能帮助中国,又不刺激日本,还能避免国会与最高法院麻烦的少数好办法之一。”
 

当时的中国实行银本位金融制度,美国购买中国白银就是在经济上援助中国。

 
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政府不能明目张胆地援助中国,但是跟中国做生意,买中国的银子,法理上是讲得过去的,国会和最高法院也就睁一只眼,再说当时的美国全国上下都对中国持有同情心态。
 
抗战爆发后,中国不仅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经济危机也异常严峻,除了庞大的军费开支,还要面对日本的金融侵略,财政状况极度恶化,所以我认为美国给国府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都极其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共内战时期,国府已占有所有的富庶地区,但打了两年经济就全面崩盘了,而1938年初我们就丢了最富庶的江浙沪,年底连武汉和广州也落入日军手里,退守穷山恶水、经济落后的大西南,居然坚持了7年,能说经济援助不重要吗?

小结:历史就是历史,无关道德,有关事实,去功利心读史方是求实第一步。


1945年5月9日,一名中国军官在追悼他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图片翻拍自《国家记忆》第49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1版1印



结语

战争已经结束,但我们要牢记历史,更重要的是牢记历史的同时要展望未来,大国思维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伤痛中,发展经济、提升文明、给人民食物和幸福,以及安全感和做人的尊严与体面,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书目
1、《日中战争》(同名著作,作者分别为儿岛襄臼井胜美
2、《蒋介石与希特勒》
3、《大东亚战争全史》
4、《华北治安战》
5、《剑桥中华民国史》
6、《中国现代史》
7、《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江口圭一
8、《何谓中日战争》,纐缬厚
9、《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
……等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