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岛新说 | 南华西街:“隐身”近半世纪 双清再“归来”

海珠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海珠发布 2022-05-02






廖仲恺和何香凝夫妇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二人在广州结婚后,借住在廖仲恺胞兄廖凤舒(廖恩焘)位于南华西街的这间家宅,这也是他们在广州的第一间寓所。



今天的双清楼

双清楼最初的样子



这栋两层小楼坐北朝南、三开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2015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他们最初借住在楼下神厅后面的房子,后为避免喧闹干扰,又方便两人读书,便将天台阁楼作为“新房”。有一次,时逢中秋佳节,月圆如盘,清辉如洗,何香凝触景生情,写下“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这样情景交融的诗句。为纪念,夫妇俩便把这间宅子命名为“双清楼”,取“人月双清”之意。





在双清楼居住的5年,廖仲恺和何香凝夫妇受革命思潮影响,后奔赴日本认识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可以说这里是他们革命的启蒙地。





为了纪念这段幸福生活,廖仲恺把诗词集题为《双清词草》,何香凝作画也自署“双清楼主”。1982年8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正门墙壁泐石标记,上书:“双清楼,1897—1902年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双清楼故居。”








经历120多年的风风雨雨,双清楼多次变更用途。据记载,自1955年以来,这里曾经先后作为民间的私塾、南华西街幼儿园等使用,至2003年后一直空置,直到2021年。



修缮前的双清楼



现在为海珠区人大代表的罗林虎从2011年开始,一直关注双清楼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他回忆道,当年自己作为海珠区政协委员,和其他政协委员多次到双清楼调研,发现这间房子外墙贴满了马赛克,从外观上已完全看不到原来清代老房子的样子。



修缮前的双清楼



2018年海珠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当时的海珠区政协委员罗林虎提交了一份关于何香凝旧居双清楼保护的政协提案,得到海珠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文广旅体局、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和南华西街道的关注。



2018年,当时是海珠区政协委员的罗林虎在海珠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交关于双清楼修缮保护的提案



2019年海珠区相关部门和南华西街联合巡查发现双清楼横梁断裂后报市主管单位,并于2020年,由市主管单位牵头对双清楼进行“加固结构、修补恢复、局部更换调整”的抢救性修缮,拆除了搭建部分和新加的外墙材料,将大门、雕花装饰等构件保留翻新,以最大程度真实完整地复原双清楼的建筑特色。





至此,“隐身”近半个世纪的双清楼,再次以青砖大屋的历史面貌亮相。





接下来该如何活化利用好这一历史建筑,讲好广州革命故事,成为海珠区着力推动的议题。





2021年,南华西街制定双清楼项目升级改造工作方案,拟把双清楼布展规划为兼旧居活化、展示教育、文物典藏、学术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名人旧居纪念馆”。同时把耳房建成集书画艺术、茶座、阅读分享于一身的休闲空间,聚焦红色文化和统一战线功能定位。





与此同时,海珠区相关部门和南华西街联合多方力量在双清楼举办廖仲恺、何香凝生平事迹展览,由罗林虎工作室布展运营。



图为双清楼二楼天台阁楼,廖仲恺何香凝曾在此度过五年时光



“其实双清楼的故事真正是发生在二楼阁楼,我们希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开放这个区域。”罗林虎期待地说。








展览通过史料照片、何香凝画作原件以及与相关实物原件等,还原双清楼历史和生活氛围。自去年12月以来,已吸引7000多人参观调研。(*数据更新至2022年3月10日。)



展览现场






作为策展人,罗林虎在进驻前收到海珠区提出的一个“硬条件”:“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一个承诺书,区住建局要求任何一个钉子你都不能钉。”


事实上,保护性修缮的原则始终贯穿双清楼修葺的每一个细节。





罗林虎介绍:“这个房子历经多种用途,现在看到地面有多种不同风格的地砖,既有清代地砖,也有民国时期地砖,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马赛克地砖,还有墙体,也是有一部分是原来的灰砖,还有一部分红砖是后期坍塌后重修的。”



如果全部重新搞得很现代的话

反而可能失去了味道





为了让展览和双清楼的原貌更加融合,布展团队通过从收藏家手里收购以及向廖何二人后裔借用等方式,整理出大量原件实物展出,相当珍贵。








作为推动参与双清楼活化利用的一份子,罗林虎说从这次展览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人们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关注。



希望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展馆街坊们来坐一坐叙叙旧

也可以缅怀先辈





双清楼的活化升级还在持续,而这仅仅是南华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南华西街辖内有2处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是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和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



南华西街









南华西街



随着活化利用的多点开花,这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活化保护样板。





骑楼变身青年旅社,集电影、书籍、艺术展览、线下对话与住宿于一体,成为青年人忙碌之余,重塑交流与互动意义的开放空间。






历史建筑利用民国风貌,变身复古咖啡馆,旧家具和老物件营造浓浓的怀旧风,随意门口一坐,就能拍出时尚文艺打卡照。





此外,街道还建立辖内不可移动文物巡查机制,编撰并出版海珠区首部街道志《南华西街道志》,打造“1+1+10”党史研学线路……多措并举做好历史印记保护传承。
接下来,海珠区将推动洪德巷核心区、同福西路骑楼街、洲头咀滨水经济带的有机更新,探索建设传统文化创新、潮玩集会、潮流餐饮等元素融为一体的文商旅“一站式”体验圈。




聚焦“活化”

古建老宅“活”出新精彩


唤醒“沉睡的历史”

焕发时代的光芒

有二百多年风情的南华西街

正越来越丰盈而美丽





资料参考:
《海珠记忆》,广州出版社,2010年
《南华西街道志》,广东旅游出版社,2021年6月




编辑 | 田心君、可可沙摄像 | 王子桐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