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病毒性肝炎的艾灸治疗!

古煴之道 2020-02-16

概述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一证,古有五疽、三十六疸之名。分类过杂,论治反难,不便临床诊治。后世医家概分阴黄、阳黄,比较实用。后增急黄一名,实是阳黄之危重证候。中医所称之黄疽,实包括现代医学之黄疽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变、胆囊炎、胆石症、溶血性黄疸、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症状

本病初起,多发热恶寒,食欲缺乏,或恶心呕吐,周身乏力,小便深黄如浓茶。黄疸先从眼巩膜发黄开始(目黄),渐而周身皮肤友黄。


如见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为阳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为阴黄;黄如酱油,并见高热烦躁,神昏,发病急骤,病变迅速,多为急黄。又因病因不同,故伴随症状亦异,治当详察。

临床治疗

现将针灸治疗黄疸医案列举一二,以供患者参考借鉴治疗;

张立群退黄药艾灸神阙穴治疗黄疸;

治疗方法;艾绒中加入姜黄和黄柏粉末,灸神阙一天一次,45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治愈21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

施灸案例

刘某,男,25岁。


主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2周,皮肤黄染1周。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病治疗无好转。1周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搔痒,大便正常,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皮肤略黄,巩膜黄染,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化验:血Hb 126g/L, WBC 5.2*109/L, N 65%, L 30%, M 5%, plt 200*109/L,网织红细胞 1.0%,尿蛋白(-),尿胆红素(+), 尿胆原(+)。


诊断:黄疸。


治疗:予以隔物灸。艾灸1日,中脘、足三里、肝俞各20分钟;

2日,期门、太冲、至阳各20分钟;

3日,脾俞、三阴交各20分钟;

以上穴位3日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20分钟。

灸3日后,发热、恶心症状缓解。

灸10日后食欲增加、肤色恢复正常,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古煴疗法

在灸疗时多取神阙穴,因神阙穴与督脉,冲脉一源三岐,共同调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及十二经脉之气血,故能传输上下,补虚泻实,可升可降,统领三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