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世界之光 以星火

远帆 张宁 ning zhang 2023-02-21


编者按:


交大77级校友远帆发来回忆交大星火社的文章,他花了一个多星期整理出文,我一口气读完,感觉非常震撼,这不仅仅是一个学子对母校的怀念,更是对一个时代的追忆。“那是我一辈子无法忘怀的复兴年代,连刮过身边的风都是向上的温热气旋,作为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大学的我,感觉自己是那样的幸运,一个人走在交大宽阔的梧桐坡道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自己笑出声来……”读到好文章,总是让人思绪万千,感谢学长授权,节选一部分与君分享。


诗歌,就是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如远帆所言,人生会有很多晦暗不明的时刻或阶段,四面都是墙壁,处处感受到挤压曲扭,异化的力量浊浪滚滚......需要一束光!需要一种释放!让我们就做一束光吧!





一.星火重光


就做一束光,燃尽自己,

照亮你可以照亮的人

和裹挟着你的或大或小的事物,

昏暗,甚或弱到闪烁,

世界总有某个角落、某段时光

被你温暖着……。 

—— 题记(摘自远帆 《灯火》2021.9)



西安交大星火社,正是这样的星星之火。她发端于1979年的秋天。

1979年9月,恢复高考前入学的75、76级工农兵学员已经离校,那时77级的我已在校学生会任职一年,“小鬼”当了家,赶上了星火社诞生(或重生?)的历史机遇,现在想起,倍感荣幸!当年母校为什么会选我进校学生会?对我来说至今仍然是个谜。我知道我不是77届新生中最具诗才和文学功底的人,但我却无疑是那届同学中最能听懂诗歌的召唤、觉知文字特有温暖的人之一。母校对我的这一抉择无疑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让我最终成为了一个当今社会有小小影响力的诗歌活动者,成为一个能够对世界华语人群传达一点点诗歌的感召和文字慰藉的诗人和朗诵家。

1977年我从插队落户的北京延庆县山村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年就被学校指定做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这究竟源于怎么样的机缘巧合?我竟全无记忆。在插队两年中,出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对文史哲的热爱,每天11小时在田间劳作的我,会早早起床去山里练声,收工之后坚持每天看经典理论书籍到深夜,那时我的理想是做切·格瓦拉式的职业革命者,随时准备有一天登高一呼唤起民众,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这些不为人知的个人秘密(我相信档案中并无记载)我的母校是怎么知道的?当年同时被任命的还有王世平部长,他是陕西榆林地区来的老大哥,另一个是与我同龄同样来自北京的副部长农克强。我们三人中我无疑是最醉心于文字、诗歌和文学活动的,性格上也属最不安分的。我对宣传工作兴趣不大,热衷于呼朋引类,组织文学团体,就想把理工生中有文学爱好的同学聚到一起。

星火社当年是怎么具体被发起的?是谁给她起了“星火”这个名字?这名字是沿袭文革前老交大社团旧名还是我们给新起的?很遗憾,作为社团发起者和星火社首届负责人之一,许多细节和人物我是真的想不起来了。在我珍藏的一批早期星火文献中,我翻出了当年星火社出版物——《星火报》的创刊号:



我注意到创刊号的期号很特别:“第一期 (总期128期)”这说明至少星火报是长期中断之后的复活,而星火报127期出刊于何年何月则依然待考,可以设想,她应该上溯到文革前…… 我们是接过了老交大人在专业学习以外精神文化追求的火种,是历史悠久的交通大学校园文学传统的传承人。

星火社成立之初,是一个以文学为主而又不止于文学的文化社团,下设文学专刊(栏)“蔷薇”、政治理论组、通讯员专栏等等…… 但她的核心功能还是筹划组织全校的诗歌、文学活动,在每年四月校园樱花如云的时节,组织一届“樱花奖征文大赛”,在梧桐大道落叶飘飘的秋季,举办一届“星火朗诵会”。这些活动曾在交大校园里掀起层层热浪,影响深远,成了许多校友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记忆。

当时星火社的负责人、活跃分子和主要写手,我能记得名字的有:王世平、农克强、黄跃、李松年、侯小刚、特木热夫、詹必可、孔超祥、张景波、阿笑、何少林等……陈天宁同学写得一手好字,会刻蜡版,担起了油印《星火报》文学期刊的工作。随着79、80、81级同学入校,又涌现出马永波、顾宜凡、仝晓锋、郑文斌、刘亚军、徐启东、杨若玲、施宏 …… 我记忆人名的能力很差,肯定遗漏了很多名字,不少台前幕后默默奉献的校友,他们当年的容貌和身影还常常浮现在脑海中。

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些阳光温煦的礼拜天(那时还没有双休日),一帮文学青年汇聚在一起,围坐在兴庆公园的草坪上读自己新近的诗作 …… 文斌、启东、亚军、杨若玲是最积极的参与者,我们之间如诗的友情延续了几十年。

二.星火朗诵

一个秋夜,余晖落尽,第一届星火朗诵会在梦幻般的音乐声中开幕,学校能容纳最多学生的大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治学严,学风正的西安交大在那一晚“万人空巷”,同学们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


我至今还记得我当年给形象和声音俱美的主持人——张延冬(马列师资班78级)学妹写的开幕词,


当夜色缓缓落下天鹅绒般的帷幕,

当星星亮起在蓝宝石色的苍穹,

让我们一起倾听,倾听……

倾听八音盒童话般的旋律

倾听诗歌和诗歌的声音



我喜欢音乐,在追求语言表达形式的完美上有近乎病态的强迫症,在那个年代播音设备还不够先进,我们用大型盘式磁带录音机把有八音盒的音乐配乐录好,由对音乐比较有感觉的同班同学詹必可(星火社干事)负责播放背景音乐,现场效果好得令人称奇。

这是一场思想、情感和视听的盛宴,这是诗歌的摇滚乐!

朗诵者朗诵的多是自己的原创作品,有诗歌也有短小精悍的散文,情真意切,直面人生,反思、觉醒、呐喊或讴歌美好,朗诵者情至高潮的时候会获得一阵又一阵掌声和喝彩,那种台上台下情绪的应和就像当今顶流歌星的演唱会。记得我在那届朗诵会上配乐朗诵了我的原创长诗《断想》— 献给伟大的先驱者张志新


有的人 即使讨来孔雀华美的衣裳

也无法遮掩他灵魂的丑陋和肮脏

有的人 囚衣加身带着生锈的重镣

却依然闪露着美丽动人的光芒


有的人 用黄金为自己营筑死后的坟墓

却被历史抛到了最黑最臭的地方

有的人 像只啼血的杜鹃悄然逝去

却激起几万万人在她身后为她歌唱


… … … …


我敢说 假若岩石长着跳动的心脏

也会愤然跃起 挡住那管罪恶的枪膛

而我们却那样麻木地让你去了

我们呵,九万万的人民 三千万党员的党



我在台上几近哽咽,台下的同学则报以山呼海啸般的掌声,那晚观众投票评选中,我拿了一等奖。从那以后,我在校园里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和听众,不少同学会到处找我诗的原稿抄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有时我走在交大梧桐大道上,会听到身后有人在高声读我的诗句,回头看去,都是并不相识的同学。

或许是我的配乐诗朗诵总会在校园中被热议并有一定影响,1981年五四青年节在兴庆公园大草坪举办的陕西高校联合纪念会上,交大安排我作为代表西安交大学生发言,接到任务后我文思泉涌地写了一篇诗发言《以拓荒者的名义》题记:“——拓荒者,这将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代人的,崇高的命名”。这是那个拓荒的时代给予我的一次机会,终于可以实现我少时的理想,登上高台,唤起我们这代人创造新世界的使命感和投身社会的热情。



1981年五四青年节远帆在陕西高校联合纪念会上读诗

我用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写就了这篇诗发言,并用交响诗《红旗颂》为她配了乐。

拓荒者

    和这朴实的名字连系在一起的

        是无边的处女地

沼泽连天

                荒寂丛生

拓荒者

和这严峻的名字连系在一起的

是凶险四伏的生涯

艰辛的劳动

血与火的斗争

有人说

拓荒者生活的旋律

缺少了小夜曲

那样优雅的神韵,

但那正是生命发展的

雄壮的进行曲,

每一章都记录着

人类进步的旅程……

… … … …


就让我们席地而坐的

千千万万年轻的伙伴

一起出征,

那将是拓荒的大军

铁流滚滚

试问天下有什么力量

能够阻挡

我们的奔腾?


现场几千名各大学的学生完全被这别开生面的配乐诗震撼了,全场鸦雀无声,站在台上的我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在认真听我的每一句发言,我讲到了我们满目疮痍的共和国,百乱待理,百废待兴,急待拯救!十分钟的朗诵结束,全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有位老三届的学长从人群中挤到我跟前,握着我的手说:“益民,谢谢你,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已经多少年没有这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了!“
我知道,有一个人为促成我的此次诗演讲起了关键作用,他就是高大俊朗自带领袖气质的熊力。熊力是交大75级电力自动化专业,78年毕业留校任校团委常务副书记,我自担任宣传部副部长后一直住在学生会宣传部办公室值班,校团委跟我们同在一层楼,我和熊力朝夕相处,彼此欣赏。我常看到他在团委书记办公室用老式大磁盘录音机给外校同行播放我的配乐诗朗诵录音。星火社的健康发展和许多重大活动的成功与他以及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我离校后分配回北京,去国务院部委工作,他在83年调任西安市团委任副书记,一年后升任团委书记,来北京开会时我和农克强去看他,老友聚首特别开心!那时他应该已经和张延冬结为伉俪。

一张老照片记录着曾经的青春
三十多年后我再回母校,在“樱花之约星火朗诵会”上朗诵交响诗画《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再次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教授热情邀我再回母校,在下届毕业生典礼上为全体毕业生诵读这首诗。

2019年西安交大毕业生晚会远帆读诗的情景


下期将介绍远帆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长按识别关注小张老师


我的芳邻
美国“鸡娃”
生命如歌
昨日重现
真情告白
疫情三年
青春的日记
人闲桂花落
圣诞老人知多少?
盘点这些年的圣诞礼物
陪母亲从美国医院毕业
美国硬币上的中国女人
美国年轻人的后院婚礼
岁月如诗 77级交大校友远帆

后疫情时代真正到来了
后疫情时代的小区派对
艾米的困惑与解脱
美国“双院士”的心路历程
让相伴的每一天熠熠发光
星条旗下一群幸福的华裔老人
钟情于国家公园 寻觅身边的诗与远方
沿着美国乡巴佬公路 探访新晋国家公园
今冬美国家长们不担心新冠 更担心流感?
贫民窟走出的天才差点在橄榄球场上丧命后...
赴美最新规定:来自中国的旅客需要提供Covid-19阴性检测证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