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命中欠 “土” 的人易得重病!你是这类人吗?




中道按:现在为什么很多人都脾胃虚,不管是胖子还是瘦子。要我说主要跟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精神压力有关。一来现在物质丰富,已经变成饮食无度了,吃得杂乱不说,七八分饱的可能性不多,十有八九是十分饱,外加餐外的点心、零食,脾胃早就不堪重负了。二来就是现代人的竞争压力大啊,上学时担心学业,走入社会工作竞争、要买房、买车、还要存钱...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危机意识油然而生,在中国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一切向钱看的背景下,“心”很累。


中医讲火生土,属火的心是属土脾胃的母亲,母亲有病殃及孩子(母病及子),在精神压力中“怨恨恼怒烦”种种情绪牵动我们的心,必定也要祸及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医说的“思伤脾”就是如此。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我们的头脑与腹脑(也叫肠脑)的关系非常密切,相互影响,可以点击参阅我之前写的文章:你相信吗?性格情绪竟然跟心脏有关系

为何很多“面黄肌瘦”、“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即便饭量和正常人一样,甚至比正常人吃得还多,但还是壮实不起来,这是为什么?


首先,脾胃被中医认定是“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则是肾。我们多有脾气虚的问题,因为“脾气一虚,百病丛生”,脾气虚引起的问题不仅仅是不长肉的问题,还可以殃及全身。这不是危言耸听,否则中国人在造字的时候,不会将“土”字用在形容命运不济的“坎”字里,而“土”就是中医里的“脾”



「为什么缺“土”易患病?

“坎”是六十四卦之一,从“坎”字的结构上就可以看出寓意:“坎”就是“欠土”,是土不足。因为土不足,地下的石头就要显出来,路就会变得不平,才多了被称为“坎坷”的“绊脚石”,人走在这样的路上,稍不留神就要摔跟头。
 
中医的“脾”和土相对应,所以中医又称“脾土”。身体上的坎坷,其实最大的可能就是脾胃气虚,“后天之本”不足,“绊脚石”因此就要露出来绊脚了,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疾病就会发生。
 
比如今年的流感,同居一室的人,有的人患病,有的人无恙。再比如,几个人得了同样的癌症,治疗方法也大同小异,但有的人复发,有的人就不复发。



为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由于自身抵抗力的差异导致,而这个抵抗力,就是中医的脾气。
 
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是有“职称”的,心是“君主之官”,就是全身的统领,而脾,则是“谏议之官”,专门监视异己、外敌,并向统领汇报的,相当于“纪检委”、“审计署”。
 
之所以有的人被流感传上了,有的人癌症复发了,就是因为他们的“审计署”失职了,也就是脾气虚了、欠土了,不能识别异己和外敌,所以就遇到了小到流感,大到癌症的“坎坷”。




「吃什么,能补你的“脾气虚”?

首先你要了解,脾气会因为异常的身体状况而虚弱,比如感冒、消瘦。我们听过很多吃了减肥药之后先暴瘦,后暴亡的例子,年纪轻轻因为吃减肥药得了血液病或者癌症。

他们之所以得病,是因为始终潜伏在体内,被“审计署”监管的癌细胞,终于等到了脾气虚、“审计署”失职的时候,于是马上伺机作乱,如果这个时候脾气还没有及时补上,人就真有可能迈不过这个“坎”了。

脾气虚的人有两个特点,一种是从来胃口就不好,饭量也很小,稍微吃多点胃就难受,这是因为气虚,消化功能弱;一种是胃口很好,很能吃,但就是不长肉

这种人的苦恼不亚于减肥减不下的胖子,他们是因为吸收功能弱,不能把食物转化为己用。后面这种情况的治疗比前面的还困难,是一个漫长的改变体质的过程,要养成每天服用补中益气丸的习惯,可能肉没长上去,但你会发现抵抗力上去了,至少没以前那么容易生病了。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是由“补中益气汤”衍生来的中成药丸剂,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其方用药普通,但组方及立方本旨有一定代表性及学术性,是经过多年实践成为脾胃学派的代表方剂。

作一下方解:名为补中益气,非全用补气之药,其中只有参、术、芪、草起到了补中益气的作用。

人参:甘、微苦、微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黄芪:甘、微温,生用益卫固表,实腠理,本方炙用补气升阳。

甘草:甘、平,有“国老”之称,调和之意;生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本方用炙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当归:甘、辛、温,补血和血,走血分,作用随方剂及药用部位不同有所变化;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和血用全当归。

陈皮:辛、苦、温,理气降逆,化痰止呕,《本草求真》云:“同升药则升,同补药则补,单用理气化痰。”

升麻:辛、甘、微寒,升阳明胃气达表。方师应用此方,一般不用或少用升麻,因以前加工为蜜炙升麻,现在不经蜜炙,其性解表走窜。

柴胡:辛、苦、微寒,行少阳辛解达表。

当归、陈皮配伍,佐参、术、芪、草发挥最大效用。升麻、柴胡使药物补性通过自身代谢自里达表,既补又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达到升清降浊的目的。

引药“姜枣”,一般用生姜3片,大枣4个。

诸药配合,补气为本,理气和中,升举清阳,以达于外。

药物用量:李东垣原方黄芪用量为0.6~3g,取其轻清上升之意,后世医家济急时,常常加大用量,可用到15~20g。

升麻、柴胡用量不宜太大,最多不宜超过3g。因为内虚之证忌升散,借此二药只为升提下陷之清气。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饥饱劳逸内伤脾胃所致身热心烦、头痛畏冷、懒言少食、四肢困倦、自汗口渴、动则气短而喘、脉象虚大之症;或因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致泄利,或寒热似疟久不愈之症。

正如《成方切用》所说:“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气短而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致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妇人良方》亦有:“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疼发热,恶寒自汗,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如果问题不是特别大可用补中益气丸来进行调理,补中益气能调理一些长期发低烧的或是无名地热的,就是体虚发烧,越累越烧,休息好了能正常点。

补中益气丸能调理许多中气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体虚乏力的文弱书生,内脏下垂的弱女子等就是最好的首选了。虚,更是《脾胃论》强调“中气” 的重要性!本期下条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可以补充参考


部分资料来源:药方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佟彤著

推荐阅读:

●脾胃不好的人有一个妙法,可以多吃土

●多煲汤喝,不仅节约脾胃能量,还能缓解皮肤干燥

●为什么你煮的粥不能补养脾胃? | 徐文兵


关于我们

☯古圣言: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我们致力于成为优秀的新媒体医学学习传播平台。敬请一如既往的关注我们,与我们一道体悟生命智慧

☯咨询微信13810949871 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识别求关注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