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味中药,大通湿热

铱甜 中道生命文化 2023-04-14

来自:当归与地黄

大黄附子汤是《金匮要略》名方。由大黄9g,炮附子12g,细辛6g组成,具有温阳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为治阳虚寒结之妙方。

现代名医毛德西教授去掉本方之细辛,改用疝气名药川楝子,便成了治湿热互结纠缠不清之良方。大名

疝气化瘀汤

由大黄9克,附子12克,川楝子15克,组成。水煎服。

本方站第一位之大黄苦寒泻热,其泻热功能从中焦脾胃而始,往下通利水谷,荡涤肠胃,破积滞,行瘀血,除秽浊,上下通行。


古人云:六腑以通为用。若是不通,气血呆滞,百病丛生。故明代名医吴又可说:“大黄是一味可使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的要药”。其通能入血分,清热逐瘀而降下,尤能泻除热积而散邪。                                        


炮附子辛甘大热,益脾阳,助心阳,补肾阳,浮中有沉,无所不至,为阴寒之证要药。且附子温化阳气的作用又能打通内外阳气的阻隔,起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大黄得附子之辛热,相反为伍,寒热并用而攻下,且因附子用量为重,可通积滞,泻除寒积。


川楝子以导湿热下行之功,是为大黄与附子除寒积之滞带来反转的人物。其性味苦寒,入肝、小肠、膀胱经。不仅泄肝,助肝木恢复其条达之性,由此气行血行,通则不痛。还去小肠膀胱之湿热,使其从二便而出,治因湿热阻滞,气化不利引起的尿频等。

故川楝子以导湿热下行,成治心腹痛及疝气要药。其之所以能治疝气,是诸疝皆归肝经,而川楝子之疏肝行气去湿热止痛,可谓为疝气量身定制。

川楝子与大黄牵手,可将通利泻热作用发扬光大,并以用量15克之体量,力压附子大黄除寒积之滞,形成既治湿,又治热,除湿热互结的局面。并以其治疝气名药的身份,让本方对疝气形成空前打击。而附子之温化阳气,引火归元,反过来又助川楝子大黄通利下焦,将湿热平稳去除。


盆腔炎、慢性结肠炎、睾丸炎、前列腺疾患等位于下焦的疾患,均可因湿热互结而起,可有小腹坠胀,隐隐作痛之表现,用本方治疗,每收良效。

推荐阅读:
▲根治一切骨质增生特效秘方,一位老人传给我的药方

这草药,上可治胆结石,下可治尿路结石,还可治肾孟肾炎,痔疮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