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务分析,路在何方?

徐甘木 徐甘木
2024-08-28

财务分析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常规的月度分析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项分析。


这个月度分析报告主要是管理用利润表,和一般的会计报表有所不同,要将会计报表中的科目按照业务逻辑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对业务逻辑理解的越好,搭建的模型越符合业务的认知,这个分析报告也就越受业务的认可。


做好财务分析的关键就在于理解业务逻辑,并将财务报表转换为业务能理解的管理报表。


听起来很高大上对不对?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会计报表的科目跟管理报表中的科目并不是一对一的映射关系,这个转换并不是简单做一张匹配表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从账里一条条扒数字。


举个例子:


假如一家公司销售三种类型的商品,每种类型的商品都有赠品,也都分别需要去市场上投放广告来获客。


对于管理报表,显然每种类型商品的赠品和投放成本都是要区分开的,也就是:

而会计报表会如何记录呢?


通常会把这些金额统一放在“销售费用-市场推广费”中,也就是一个科目就记录了这6类数字。


那在转换的过程中,势必要去账里扒拉,看市场推广费中哪些是赠品,哪些是投放成本,哪些是A产品的赠品,哪些是B产品的赠品。


这个过程没法用vlookup,只能用eyelookup。


因为会计记账的摘要并不那么标准,只能用人眼来判断区分。


这个活本身有价值吗?


我看不到。


是个耗时极长但附加值极低的活儿了。


有老铁问了,为什么不能在源头直接把控住,规范会计记账的口径,让会计的口径一开始就能和财务分析所需要的口径保持一致。


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毕业后经历的这些公司,还真没有一家是从源头把控的。


都是先按照业务给的数据计提,然后事后擦屁股。


还是上面的例子,就是先问业务要一版不同商品赠品和投放的数据放入业务报表,等到会计报表出来后,再拿业务的数据和会计口径的数据去人工一一核对。


一般情况下根本对不上。


为什么?


两个原因。


一是会计入账通常按照供应商来,不会按照产品分类来,而同一个供应商可能会对应多个产品,账上无法区分;


二是会计记账大多是收付实现制(别笑,虽然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的基础,但实务中大部分会计为了图方便还是用收付实现制做账),当期需要支付的赠品和投放成本未必会在当期付掉。


所以核对下来就是,对不上是常态,能对上是意外,是惊喜,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了。


这个核对的过程是否恶心主要取决于领导。


领导对差异敏感度高,那核对过程就是生不如死;


领导对差异敏感度低,那核对过程就可以抓大放小,适当划水。


为什么不能从源头把控住呢?


我不敢妄言,能想到的原因只有这个:


大部分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核心诉求是把业务跑起来,没钱雇佣高水平的财务总监,只能雇个小会计随便记记,能应付过去税务局就OK,而等到业务逐渐变大,想要分析业务可以优化的点时,财务已经陷入了积重难返的局面。


重新梳理口径,势必牵扯到历史口径的追溯调整,那个工作量叫一个酸爽,也很少有人有魄力去重整以往的烂账。


所以就只能每个月擦屁股,靠人工去低效率重复核对这些东西。


这个问题有解吗?


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解,只能说我看到有人是这样做的,也就是“众筹CFO模式”:


一个中小规模的公司虽然雇不起一个高水平的财务,但可以众筹,也就是一个厉害的财务同时为多个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业务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就根据业务逻辑规范好财务口径,为以后做大铺平道路。


这是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中小规模的公司得到了高质量的财务服务,另一方面厉害的财务也通过任职多家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而且因为服务的公司规模不会很大,所以即使服务多家,总工作量依然可控。


这可能是一条反内卷的路径,不在大公司里面卷来卷去核对口径,而是去小一点的公司做初始化搭建,通过服务多家来获取高回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徐甘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