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网”上那篇丰县文,应该代表不了某种新风向

里约热泪奴 世相研究所 2022-03-15

今天一早,网络上开始流转一篇奇文,标题叫“威”观察| 借丰县事件该说的事情是什么?》,由《农民日报》主办的“中国农网”刊发,署名作者为孙鲁威。


相关介绍显示:孙鲁威,《农民日报》原编委、高级记者,《中国农网》观察员、“威”观察专栏影响力专家。


更重要的,据说还是一个女同志。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本不值一驳。

比如,文章说,请问某些网络大V,形成鸡一嘴鸭一嘴的局面,让一个地方的基层干部都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和道德谴责,难道这就是功德吗?你是站在什么制高点?

丰县形成今日之局面,当地基层干部“功不可没”。没有基层权力的失守乃至合谋,当地买卖妇女不可能蔚然成风。

即便是饱受炮轰的徐州发出的第四份调查通报,都说了要对相关失职人员进行追责。

请问这位孙大专家,你的屁股坐到了哪里? 你又站在什么制高点?

再比如,该文说,农村的女孩子只所以能够走出去,也是由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积淀到今天,对女孩子的外出没有任何观念上的羁绊。长此以往,农村青年男多女少,导致男青年择偶难,而贫困家庭就更难了。这是拐卖妇女现象难以绝迹的客观原因。

看看,在她眼里,拐卖妇女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是因为农村女孩走出去了,并且“没有任何观念上的羁绊”,导致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不到对象,只好“购买”。按她的说法,不愿留在农村、走向大城市的女孩要为拐卖妇女恶行担负一定的责任。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么一段:

社会变了。我们能看到的是,许多地方政府干部因为组织动员农民外出打工而成为全国学习的先进典型,而很难看到哪个地方政府为解决农村适龄青年婚姻问题做什么大工程的宣传。婚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人隐私问题,其实从来都不是。过去不是,现在更不是。婚姻从来都是政治的结果,社会的选择。一些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最后的坦白都是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为人解决传宗接代问题,是积德。而购买“锁链女”的犯罪嫌疑人说,他“34岁没结婚,让村里人瞧不起。”于是他们就生八胎给你们看。正是我们政府把时代变化后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才给拐卖妇女犯罪提供了机会。

能写出这样的话来,不是蠢就是坏。

看她的语气,是因为政府没有将农村适龄青年婚姻问题当大工程来抓,才给了人贩子“积德”的空间。

怎么觉得有与人贩子共情的味道?

这直接让她与下面这几个奇葩成为同类项——

当然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促使我写作此文的原因,是孙鲁威作为官媒从业人员的身份,让一些人开始猜测并且担心,认为她可能承担了某种使命,代表了接下来的某种风向。

我想说,这种可能性很低。

其一,如孙鲁威所言,官媒人才济济,真要强调某种风向,不会找她这种满脑子陈词滥调者。说实话,她的水平也太low了。

其二,铁链女事件举世关注,处理好了多赢,处理不好多输。我相信调查组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人贩子背后有产业链,有保护伞,但我不相信这产业链与保护伞能大到通天的地步。我找不到更高层级的权力要继续与人贩子捆绑在一起的理由。

要说风向,我觉得《半月谈》的这段文字更能代表官方立场——



18日,《半月谈》杂志刊发配图文章《怎么彻底解决拐卖妇女问题?》说:

某种程度上,历史在通过“丰县生育八孩女子”无法回避的目光逼问我们,我们必须做出对得起良知和未来的回答。面对刺眼的历史欠账,要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为起点,在全国范围内深层次全方位治理拐卖人口问题,同时推进立法、严格执法,回应社会提高量刑标准、买卖同罪的呼声。

不悲观,不气馁,不被厚颜无耻之人吓倒,持续关注,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发声,直到所有被拐的女性获得拯救,直到这种古老的罪恶从这片土地上消失。

就如下面这个男子一样。


当更多人懂得悲悯他人的命运,就应了有人说过的那句非常经典的话:

不是我们在拯救铁链女,而是铁链女在拯救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