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教真面目讲记21

孟晓路 四学书院 2021-03-14

第八讲  会真一节


上节课我们讲了真俗二谛的框架,就可以用来讲我们众生世界的问题了。众生问题这一节,可以用这个框架来分析,把真俗二谛搞清楚,真俗二谛的区别与联系,搞清楚以后我们才能把众生问题这一节,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众生问题起源这一节,可以说就是真谛,本来佛来到了这个共业的世界里面,但是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跟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他还在这个真谛的世界里面,他看到的是清静地依他起性的世界,他的眼中只有一片一片的幻象,他甚至还和本体有联系,他还知道真如的本体,他看不到我们这些代名言的实体。


今天早上在路上我就体会这个。就是说要超出我们俗谛世界,先回到那个幻象世界,认识到这些都不是实在的,都在一片一片的刹那的生灭,都如同幻象,如同梦中的境界。其实在梦中我们已经是在一个俗谛的世界了,不过在梦中可能更加接近于这个幻象的世界。


本来佛的世界,还在真谛里面。那么逐妄这一节就是失去了真谛的世界,落入了俗谛世界。也就是说圆成实性没有了,清静地依他起性的世界也没有了,就进入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有一个带名言的和时空关系的一个一个的实体所构成的,也就是有实体属性和运动构成的世界。

 

会真那就是暂时的脱离。也可以说是离俗向真,暂时脱离这个俗谛的世界,重新体会那个真谛的境界。应世可以说就是真俗等持,把真俗打通了。本来佛没有经验,所以他只能见到真谛的世界。我们凡夫有执着,妄执,所以就只能见到俗谛的世界。会真把妄执破掉了,对俗谛经验已经具足了,在这个轮回当中,在这个实体属性和运动里面,已经过了很久了,在会真以后的境界里面,就真俗等持了。恒住在真谛的世界,又能随顺俗谛的世界,在俗谛的世界里面生其大用。会真大师用他的身口二业,对俗谛的世界生其大用,随时合乎中道,所作皆善,这就是会真。有了这样一个框架以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逐妄这一节,逐妄就是失去了真谛的世界,落入了世俗的世界以后的这样一个状况,是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龙洋你来念第一段。

“众生五识身忘却本来面目,缘力所牵,不能自主,驰逐妄境,结成五蕴:本无物质,执有色法,是名色蕴;幻法当前,妄起受感,是名受蕴;随法注想,不能遽舍,是名想蕴;行法过渡,惑于假迹,是名行蕴;辨别法相,辄被识滞,是名识蕴。众生出现,原惟一段精神,别无所有。精神活动现象彼此相类者互相结合,辄呈特征。以识缘之,随标符号,于是物质假相见焉。--佛教谓之色法(更详下节)。色法接触自身,有适宜、不适宜之别,从而接受之感或乐或苦,乃至色法未形而预料趋势将至,随识感受或忧或喜;而习惯自然,或隐微难辨,接受时无苦、乐、忧、喜诸感者,则为舍受。事事物物,不论已现、正现、未现,若取为思虑对象,则谓之想。法相之兴,念念生灭,前灭后生,展转相引;形诸粗迹,刻刻变异:是名行法(更详下节)。对法辨别,或由眼、耳、鼻、舌、身、意,或由末那、阿赖耶,共八种识。五类执着,合称五蕴。未习法相之学者宜知其大略也。”

 

 

这里面主要是介绍五蕴,我们落入了世俗的世界以后就落入了五蕴,五蕴可以说就是我们这个俗谛世界分析的框架,我们要分清楚,色身想行识以及加上蕴字以后就不同了。

 

色法本身也可以没有执着,那么带有执着的就是色蕴的,所以只有色法,是名色蕴。所以冯大阿阇黎的这个文章是非常准确的。总之五种法,不一定是蕴,这个是妄执的,就是有我法二执。色法可以说就是相分,如果没有蕴的话,这个蕴其实就是实体了,带上了时空名词的,这种色法,就是蕴了。不带的就是一片一片的幻象,那就是色法,没有五根五尘,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眼根乃至身根,无尘就是色身相味触,我们的内根不是只肉眼皮肤,是一种精微的气,我们要去掉实体的执着以后,所看到的外面的这种颜色,乃至感到多处点,去掉了实体以后的,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属性,实体的属性,颜色,明暗,这是色尘。冷热轻重这是触尘,带上了蕴以后就成了实体了,把这些纯粹的感觉变成了知觉了。把依他起性转成了染的依他起性,转成了实体了,就有了实体和属性这一个世界。

 

蕴是一种习惯性的执着,再引申一下,只有实体以后是蕴。再加上一个就是对色法的依赖性,比如说我们不穿衣服,那就会冻死了,不吃饭就会饿死,从高楼跌下来就会摔死。这都是对蕴的执着造成的。如果我们破了这个色蕴后,我们就对墙壁这个东西穿行无碍,我们从高楼摔下来也是轻飘飘的,不会摔坏的。我们也可以不用吃饭,像佛一样达到神足,长期不用吃饭。像道家的那些人一样,辟谷,不用吃饭了,连水都不用喝。也不用穿衣服,也不会被冻死。总之是色蕴的广义,执有实体是狭义的色蕴。对这种实体的依赖性,对各种实体物质的依赖性,广义的色蕴。用广义的色蕴,在心经广义里面做了很好的发挥。所以破了色蕴,基本上就是佛教神足那一通的境界。神足通、神足通一开始会被理解成会飞。神足通跑得很快,是指神很充足了,所以就不受色蕴的控制。所以足不是这个脚的意思。

 

幻法当前,妄起受感,是名受蕴。受感本身就不是蕴,所以就是妄起受感,生起了妄执,所以还是受蕴了。所以受就包括五大类,色法接触自身,有适宜、不适宜之别,从而接受之感或乐或苦,乃至色法未形而预料趋势将至,随识感受或忧或喜;乃至舍受。这就是五种受感,可以分成两大类:苦乐舍是一类,忧喜舍又是另一类。苦乐舍是对五尘的感受,五尘接触了我们的身体,造成了苦乐的存在。这种苦乐是当下的物质对我们的感受。忧喜舍是想象中的,或是意识当中的法尘。所以这种感受比较强烈,这种感受比较虚。也可以说五尘在外,忧喜是在内的。乐属于身体快乐,身乐而心喜。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是从外面来的嘛,是外面的一个物质境界,给我们造成的这种感受就是乐。内心的学习是喜。所以这两种舍也就不一样,一个是五识当中的苦乐,一个是意识当中的不忧不喜。所以详细来说是应该分成六种,把这个舍我看为两类,成为六种。佛教对于这种名言的分析是非常精详的,可以说是最为精确的也是最为详细的,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最圆满框架。我的学问大概就是以佛教为基本框架。然后来安放世间的其他学问,包括儒道耶回哲学科学等等。

 

随法注想,不能遽舍,是名想蕴。所以受感它也是一样的,妄起了苦乐的感受加以执著不能脱离,有关于两类的事情,一类是色蕴,色法的执着;另一类是对乐的执着,就说这个吸毒的人他为什么戒不了?一方面是吸了之后,极度的喜乐,他乐的这种他脱离不了,另外一个就是他过了一阵后,没这个毒品他又感到极度的痛苦,流鼻涕掉眼泪,从天上掉到地下,从神仙变成了地狱。所以他苦乐的受感,执实了,不能消除,不能转变,有依赖。对乐有执着,想回到那种喜乐的境界里面去,对毒品的依赖。为什么戒不掉啊?一方面是对毒品本身色法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对苦乐的这种不能转变,对那种乐受的执着和依赖性。所以要摆脱这种物质性的依赖,一方面要靠戒,就是跟这个物质强行脱离关系,就忍着,不再吸了。不再接触毒品了。然后另一方面要靠这个定学,加强定力,也就是一种忍耐力。随法注想,不能遽舍,是名想蕴。下面这些蕴的破除,比如说想蕴的破除,就主要靠慧学,要靠智慧了。随法注想,这还是一种法,不是蕴。随法注想加上一个不能遽舍,又是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不能摆脱了这才是想蕴。所以我们一想便舍,就是想的清净状态,这就得用智慧加以运用才能达到。为什么我们摆脱了不能遽舍的想呢?我们有智慧我们要用智慧,一切皆幻,不必去执着,想也没用。这样就一想便舍了。

 

就破了是想蕴,回到了清静想的状态。失眠就是随法注想、不能遽舍造成的。俗谛里的事情,我们身内身外的事情,不能放下。老是在那儿像猿猴攀树一样,从一枝攀到另一枝,不断地去攀缘,这就落到了想蕴里面,就睡不着了。如果能够加强智慧认识到无需去想,认识到想也没用,根本就不起杂念了。像袁了凡一样。一切都是命我们去想我们去做都没有用,我们做和不做、想和不想都没有用。所以袁了凡在彻底地认命了以后,就不想了,就没有杂念了。所以跟云谷禅师入定三日,目不交睫,不起一个杂念。最近看了一个资料,就说云谷禅师的身体,在民国年间挖出来了,身体没坏保持完好,后来又给他重新造塔,重新安置回去。

 

事事物物,不论已现、正现、未现,若取为思虑对象,则谓之想。精神活动现象彼此相类者互相结合,辄呈特征。以识缘之,随标符号,于是物质假相见焉。--佛教谓之色法。这个楷体介绍的是五种法,可以带也可以不带蕴;这个宋体字就是介绍的五种蕴。这一段精神可以说是一段觉性,可以说没有这种坚实的时空和物质的,在那里面可以有幻想,也可以没有幻想,可以有空间也可以没有空间。有空间的就是有幻想了,没有空间就只有一种觉受。这个只能想像,没经历。破了空间的状态,我从没经历过。即使在梦里面,都没有消除掉这种空间感。

 

精神活动现象彼此相类者互相结合,辄呈特征。以识缘之,随标符号。这就是这种相分了,相类者互相结合,就是说的那个境界,说的是识背后的东西。识是能知,相是所知。这就是我们唯物所说的物质。就包括这两个东西一个就是色尘,一个是尘一个是境,这两种混杂在一起,就成了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例如列宁所说的客观必然性,脱离了感觉的那个东西,那就是色尘后面的那个境,他认错了。背后确实是有东西的,这点来说唯物主义也有所得。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各偏在一边了,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有尘,这个尘背后面的境他不承认,他也不知道。那么唯物主义就能知道感知后面有一个境存在,这是他比主观唯心高明的地方。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种认识论高明的地方。所以唯物论和唯心论各有所得。虽然唯物论是最颠倒的,但是他能够抓到境,这是他的科学能够通行的地方。

 

事事物物,不论已现、正现、未现,若取为思虑对象,则谓之想。这里面介绍的就比较明确了,这就是我们用心思虑外面的事事物物,就是想。

 

法相之兴,念念生灭,前灭后生,展转相引;形诸粗迹,刻刻变异,是名行法。这个行法就包括,包括了两大类的东西,一个就是心所,一个是不相应行法。心所有五十一个,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总之分成了好几大类:遍行、别境、烦恼心所、善心所、不定心所。遍行里面有一个叫思。遍行是作意、触、受、想、思。变迁是思造成的。是由思所造成的,看见东西在动,都是思的结果。所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总体来说是唯心的。这种内外的变迁,它的根本动力,还是心内思心所的作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时空和语言为重点。时间叫时,空间叫方。名言开了三种就是名身、句身和文身。名就是名词,名词组成句子,就是句身,然后由句子构成篇章,就是文身。这就是语言的三个单位,最小的就是名,一个一个的词,组成句子,然后再组成篇章。

 

行法过渡,惑于假迹,是名行蕴。内外法的变迁,我们被它所迷惑了就叫行蕴,楷体字说的就是不一定带迷惑的,宋体字说的就是有迷惑了。对于上一刹那到下一刹那鱼贯而出的时间里面的假象,不能断开了,给连上了,就有一种行动的假象了。假如你要是断开的话,你就知道,他们之间没有动了。也就是说连起来了就认为有一个东西在动了。没有连起来之前,就是不迁。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就不是诡辩。所以开头就说,夫生死交谢,寒暑叠迁,有物流动,凡夫之见也。所以一定要物,才能有动的见解。认为有一个人,生了,长大了,又老了。所以这里面有一个物就是人。总之是说时间框架里面有一个物,在时间里面就有了一种流动的幻觉了。如果没有这个物,也就是没有把刹那之间连起来,断成了一片一片的幻象,这时候就没有物了,也就没有这种流动感了。把这种假迹破除了以后,就没有行蕴了。

 

破行法就是破这种动感,破空间上的动感和也破时间上的流动感。总之关键就是把物的实体见解破掉,把这个流动的主体破掉,这种动感就没有了。行法可以破掉。这确实是可以修的,我就没有这种能力。但是有些人就有。比如说夕阳。他修这个东西颇有心得。他修了好多年,他跟我研究《佛学与西学》的时候,我们开始研究俗谛的世界,我想出来了,他就按着那个去观。他就能够观这种不来不去。就能够实际的有这种体会。真的能够见到不来不去,进而观不生不灭。

 

 

不带蕴的可以说就是真谛,就是清净的依他起性,都是有为法没有包括真如,这个带蕴的就是俗谛。俗谛世界也可以说就是五蕴。五种蕴各种俗谛的时间框架。所以实体属性和运动框架没涉及到精神境界。五蕴是根据这个世界最全面的框架,我们这个实体属性和运动,这些都是色蕴,物质世界里面的一个框架。这是从西学里面总结出来的,若是加一个规律就是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属性的,物质是运动的。俗谛世界就是五种蕴组成的。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我想了一下它的名称是不是应该叫不迁论。一有物就不迁了。所以出于幽谷迁于乔木,有个东西迁了就是我们自己。搬迁需要有一个主体,所以有物就有迁。物不迁就有些矛盾,有物就有迁就矛盾了。究竟来说就是不迁论。物是没有的,所以是不迁的。当然僧肇大师用这样一个名称来标明,造成一个反差,一个矛盾的效果,一个鲜明的对比。

 

僧肇大师反其道而用之说物不迁。僧肇大师的破法其实是把物和迁都破掉的,也就是说无物。所以不迁。其中有关,“生死交谢”这一段,很著名的,写得也很优美,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出家,一个婆罗门的少年,小时候就出家了,他们婆罗门都是那样的,就随时去学习了。他白首而归,头发白了回到故土,邻人问曰,就感叹,“昔人尚存乎?”。过去那个人还在呀!梵志就说: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我只是想那个过去的人,不是那个人了,其实刹那都在变,没有一个我从生到死,没有一个不变的我,这个我刹那间都在生灭。火点儿一转就成了一个轮子了,所以我就是一个轮子。所以像火轮,其实只有一个点,每一刹那这个火点都在变,他不是一个了都在变,否则的话他为什么转着转着就没了。但是你的眼睛没看清楚,有留滞的作用。

 

你把它看成一个轮子了,这就是一个假我。第七识执第八识见分,认为我相。每一个点都是一个第八见分。但是第七识把这些点连成一个轮子。这是一个假我。那更进一步,这是最深处的我。然后凡夫对这个我,他的理解就是身体,广义来说就是五蕴,主要是这个身体。从一个小孩长大了,又老了,所以生老病死都是一个身体在变,认为有一个我在生死交谢。认为有一个昔人你,昔人和今人还是一个人,所以就问昔人尚存乎?显然,把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看成了一个人了。梵志就是要破这个,是跟过去的那个人有关系的,有些相似的,但根本来说我已经不是那个,已经不知道变迁了多少回了。这种断开的片都不一样了。每一刹那的身体也不一样,唯物主义认为是在变的,是在动。我们认为没有运动而是断开的。所以唯物主义还是把它们连起来了,认为有人在动。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对法辨别。说的法是相分,就是色法。对色法的辨别,或有言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所对应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或由末那、阿赖耶。末那的相分就是阿赖耶,阿赖耶又有自己的见分和相分,这一共是八种识,这就是识这种法。如果把法的五种加上了执着,就成为了五蕴。如果不加执着就是五种法,法相就是唯识法相宗,辨别法相,辄被识滞,是名识蕴。只是辨别法相就是识,被识滞了就成了识蕴了。识蕴最大问题就是主客二分,落于主客二分不能够把所知和能之合在一起,也就是能所沟分。这是佛教的正言和正名,正名是正确的名词。用唯物不太正的,但是有此相对,就是主客二分。

 

能知和所知就是见分和相分。所知是相分,能知是见分,见分是识,相分是色,这两者沟分了。不能观其合、观其一,落到了分的不能合起来的境界,落在了主客二分就是识蕴。我们不能从认识和被认识中脱离了出来,我们不能体会、不能见到无差别的一体境界。所以,主客二分的对立面,就是能所不分的无分别的境界。也就是一体性的境界。假如用夷夏之辩来说,能所沟分是欲望的状态,能所合一是个见性的状态。欲望就是割裂的状态,主客自他、人我之间全部都割裂了,见性的境界就是把这些都合起来,体会全方位的一体性境界。

 

孟杰你来念这一段。

困处五蕴之众生不能称性活动,行为动机首推维持生活。然所需物质乃大众精神之结晶品,非一己所专有。物质如供过于求、彼此需要不相妨碍,自可相安无事;求过于供,争夺斯起,不惜互相残杀以遂其欲焉。人类智识较丰,衣、食、住之外,更肆求种种娱乐珍饰之具,只顾利己,不恤损他,受其害者咸目为恶。小而个人,中而社会,大而国际,恶业不断发生。虽有善者处理其间,未尝不收宁静之效,然人亡政息,骚动又作矣。众生逐妄之结果如是如是!

 

种性互相摄受时,恒有绝对慈性弥纶其中。佛教所谓“大慈”指此。众生心中,此性未尝或失,在人道则谓之“仁”,是为万善根本。众生于利己之行,如非过甚,仁心每能流露。其甚者,心为贪嗔痴三毒所障,虽有发现,亦微薄矣。仁之大者,以善道治世,化被众生,故有泰平之观;不仁之人居于统驭之位,天下斯乱。

 

这里面就是说到了俗谛世界和世间的法生活里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物质的匮乏,由此而引起的争夺。俗谛的世界是一个共业的世界,就是一个物质世界。我们说受想行识是属于精神境界,色是属于物质的。要是落入蕴了,不是以色蕴为主要的,受想行识只是附属的。它们已经落入了俗谛世界了,他不属于共业,是属于自业。因为他们落入蕴了,就不属于真谛世界了,只能附属于俗谛世界了。困处五蕴之众生不能称性活动。困处五蕴的众生的里面有一个主力就是色蕴,就是困在了物质里面。不能称性活动,但是他们也有活动了。活动从哪里来呢?就是欲望了。欲望成为了身口意的发动者,行为动机首推为维持生活。行为动机就是求取物质,也就是指物质的欲望。然所需物质,你看对于物质的需求就是物质的主要部分,欲望是以物为主的。

 

然所需物质乃大众精神之结晶品,非一己所专有。这个在下节会介绍都都详细。物质就是境,境是大家的根所叠加出来的,是大众精神的结晶品,是大众的精神所共同造成的叠加成的一个东西。所以不是你一个人所专有的。这个外境的境不是一个人所专有的,是共业所造成的。

 

物质如供过于求、彼此需要不相妨碍,自可相安无事。如果共业所造成的物质是比较丰富的,就在需求方面不相妨碍,所以就可以相安无事了。如果求过于供,争夺斯起。如果物质匮乏,供不应求,就会争夺斯起。这个斯就是因此的意思,争夺因此而起。不惜互相残杀以遂其欲焉。争夺至大者就是残杀了,就是不惜互相残杀,以遂其欲。就点出了欲望的问题,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男女全都是物质,全都是物欲。一个是吃饭,一个是异性身体,都是物质。总之是这两个。人类智识较丰,衣、食、住之外更肆求种种娱乐珍饰之具。衣食住,这几个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我在《中国世界观看世界》这本书中,分析了一下他们是有一个内外的秩序的:食最靠里,他们的划分标准是以离身体的远近为标准的。

 

食物是最靠里的,因为它会进入到身体里面,衣服贴着皮肤,比较靠里面。房子离我们的身体是第三近,行是我们的交通工具,那就离我们最远了。我们从住的房子里面出去之后才会坐车子坐交通工具。从衣到行,由内而外的关系,这些东西是我们人类物质文明的构架,从内到外的一个构架。所以这种物质文明他的破坏,由外因引起的破坏一般是由外开始摧毁的。例如我们的交通工具在晚清我们先修了铁路,到了民国可能这个房子建筑的样式开始发生变化,到民国衣服的款式也开始改变,但是直到今天人们的饮食文化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所以在内的才最稳定,最不好改变,所以现在的中华文明到今天就剩两样东西:一个是我们的语言文字一个是我们的中医和中国饭,食物里面也包含药。我们中国认为药食同源。这体现了这样一个内外关系。语言文字是我们文明的重要内核。

 

所以现在中国剩下的文明:一个是精神的内核就是语言文字,物质方面的内核就是食物和中药。其余的文明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只有这两个东西还,虽然受了深度的内伤,但是还没有失去。就剩下这么两个东西,是仅存的硕果了。如果这两个东西也变了,那么中华文明就彻底不存在了。再想恢复就不可能了!你的语言文字都变了,书读不了了。所以这个文明就彻底断了,再也不可能恢复了。正是因为这两个东西还没有变。我们在吃中国饭,我们还有中医,我们还在说中国话。虽然文字都已经简体化了,也白话文了,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在说中国话,还是在使用汉字,繁体字我们经过努力还是能够读懂的。古书的文化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这样我们还是有信心能够复兴中华文明。因为这两个东西都还没有断。

 

衣、食、住之外更肆求种种娱乐珍饰之具,只顾利己,不恤损他,受其害者咸目为恶。这就说到了恶,在你俗谛里面的恶,它的起源,起源于这种对物质的争夺。小而个人,中而社会,大而国际,恶业不断发生。这就是说这种恶业有个人性的社会性的和国际性的,个人性的是指个人的犯罪,社会性的是指整体个恶业,国际性的是指国际战争。例如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还是为了争夺物质。

 

虽有善者处理其间,未尝不收宁静之效。善人在这之间起了一些作用,就能够让恶业有所减少,争夺暂时停止,收到了宁静之效。然人亡政息,骚动又作矣。然人亡政息,是我们儒教里面的一个说法,文武之正布在方策。人存的时候就有政,人亡的时候就政息。然人亡政息,骚动又作矣。众生逐妄之结果如是如是。这里似乎强调的是人治,似乎在强调人对政治的观念起到的作用,似乎是人治,但也不一定。我们需要要看到制度的重要性。但他的礼治写在了书上,进入了现实的构架,搭起来了一个架子。就像唐太宗所说的,建国的初期制度的立起来一定要慎重,但是一旦立起来了,就不要随便变更了。

 

所以改革是慎重的,革命更要极其慎重的。就像一个房子,如果你老是换房子的瓦片,他会很快坏了,尽量不要换。换大梁更是要慎重。如果拆了重建,那就损失极大了。所以历朝历代,当初建国的时候,其立国那一配祖制非常重要。它也会有它的作用。比如说文王周公建立了善法,后代天子不一定有这么贤的,可是周朝却维持了八百年,就是靠制度的惯性和稳定性在维系。人亡政息,它究竟还会息的。君子之德五十而展。那是个人性的。如果是一个国家,可能会延续上几百年。周朝最长八百年,汉朝比较长四百年,唐朝就二百多年,清朝几百年。善政也还是能够维持几百年的。也就是说创制不是立刻就会没的,有一个维系的作用。究竟来说人的作用还是最重要的,人亡政息还是对的。

 

众生逐妄之结果如是如是。关于物质的争夺所引起的浊世,在世界问题里面会更加详细地讨论。众生问题和世界问题,这两章是各有重点,但是也相互联系不是完全独立的。浊世是由恶业所造成的,恶业是由对衣食的争夺所造成的。对衣食的争夺由不能称性活动所造成的,落入了五蕴所造成的,有了五蕴就有了匮乏,这是一个因果关系。落入了五蕴,不见性了,所以就不足了。就有内在的匮乏,所以就有了欲望。其实这就是欲望,就有了欲求,如果外部匮乏的话,就会争夺。导致共业的物质会更加的匮乏,这就是浊世。浊世就是这么来得。

 

善业和恶业之间不断的循环,所以浊世和清平的世界之间也在不断的循环,治乱就在循环,这就是我们刚开课的时候讲的循环史观。所以从这里面我们能看到为什么科学教是邪教,科学教所提倡的正是这种争夺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社会达尔文主义,生存竞争被认为是正当的。佛教认为这是错误的,一个错误的境界。唯物主义的缘起说,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物质,所以生命的欲求,欲求就是生命的根本。人的属性就是动物性,饮食男女就是人的一切,所以说争夺是正当的事必须的不可改变的,那就是生存竞争。

 

生存竞争的结果他认为就是适者生存,谁能够拳头大爪子尖牙齿锋利,就能够存活下来。这就是生存竞争的结果,所以今天的世界各个国家之间都在磨他们的爪子锋利他们的牙齿,搞军备竞赛,发展科技工业。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造武器,把爪子和牙齿造的更尖更锋利些,这就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工业发展的目的,都是为军事服务的。军事就是现在上社会运行的核心,好多都是由军事转为民用的。这样的世界只能导致世界的战国,不可能出现像康德所设想的那样一个力量均衡所导致的和平体系,像康德所设想的那样一个力量均衡所导致的和平体系。

 

康德认为的那个永久和平,靠各个民族之间的力量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力量均衡只能是短暂的,所以永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在力量均衡里面,只有暂时的和平,不可能有永久的和平。民族国家的力量均衡这种平衡终究会打破,这种生存竞争、社会达尔文主义民族国家体系终究要导致人类的毁灭。这正是我们佛教所主张的众生逐妄的真实结果。

 

所以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民族国家体系可以导致永久的和平。这全都是妄见,这个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我们这个才是真实的。这一套东西到不了这儿。从这个生存竞争以后就更加的不真实了。从这以上是那种价值性的错误,是下面就是事实的错误。在事实上生存竞争不可能导致永久的和平,只能导致众生世界的危机,人类和自然界的共同毁灭,这才是真实性的。所以我们不要把世界看得过于悲观。我们说了:浊世里面还是有向善的机缘。

 

向善后这个世界就清静了,清了之后为恶,这个世界就成了浊世了。所以这是一个善恶清浊的循环。按照这个规律生存竞争一直下去,肯定是毁灭了。但是生存竞争,他是会改变的,他不是永远的状态。人类会从这里面得到痛苦,痛苦以后得到觉悟,觉悟以后就修善。就不再以竞争为主了,就回到中国的文化,回归我们讲和的这文化。身和心和家和国和天下和,转而提倡这个,转而修行这个。这样,真实的结果就不会是一毁俱毁。而是这种善恶浊清的循环。

 

种性互相摄受时,恒有绝对慈性弥纶其中。关于种性就要从真谛你里面看了。它先从真如里面出来了,一个真如出来了很多阿赖耶识,这就是所说的种性了,也就是据点。然后各个据点生成自己的世界。这个从第二级里面看。从外面来看我们就是有身体的,各有身体,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从内在的境界来看,就是那一个一个的据点。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想像。其实那些据点之间本来就是合在一起的,没有分开。它们都是一个真如,他们都是一个真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啊。从不同的角度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水滴,从不同的中心点造成的了不同的波纹。这些据点都是一个东西。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同处共存:就是一个东西。所以完全的没有分割的。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从这个角度说的。我们之间,从身体上看是分隔的,但是在种性和据点这个层面上我们是彻底的融为一体的,没有分开,还是那一个真如。

 

众生心中,此性未尝或失,在人道则谓之“仁”,是为万善根本。慈和仁的关系也有很多可以讲的,说文说慈者爱也,我们研究学问还要通小学。比如文字,要对文字进行比较深刻的研读还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是经学的基础。经学也可以包括佛经,佛教也有佛教自己的小学。每个时期他都会出现自己的一部,比如说唐朝晋朝,这就是佛教的小学。必须把佛教的这些用字,给予合乎中印度文化的解释。要通小学,也就是经学的基础,说文是古文经学的一部小学著作。他里面也有今文经学的义理。他也是对经学的一种解读,说文这本书是非常重要的。慈者爱也。仁就可以用孔子论语中的仁者爱人。这样就对上了。慈和仁的关系就可以得到说明了。仁者爱人,慈就是一个无特殊对象的爱。这个就是人道爱人。人道之慈也可以说是人道之爱。但是这又牵扯到字的问题了,这都属于小学的范围。在正体字当中这这么写的,在简化字是这么写的。

 

文字是业力的表现。简化字也不是随便出现的。它代表着一个业力你变更的结果。我们从秦朝到晚清之间的汉字,基本维持稳定。有小篆,很快发展出隶书和楷书。到楷书汉字就最终的定型了。有篆隶楷书这三种字体,所以说汉字从秦朝到汉朝到清朝,2000年维持不变。这也其实因为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业力,业力再自秦到晚清之间,没有大的变化。这正好对应于我们春夏秋冬当中秋的那个最后一个月,就是秋的九月,从秦汉划分。秋的三个月的划分是从黄帝到尧舜,五帝是七月,三代是八月,秦到晚清正好是第九月。正好对应第九月,业力没有大的变故。

 

那么到近代,业力大变了。从秋的时代进入了冬的时代,所以就不仅仅是秋那个月份的变更了,而是从一个季节到了另外一个季节,从农业的文明到了工业的文明,业力已经大大地变更了。所以文字的稳定也就不能够维持了。文字也就发生了大的变化,我们所常说的汉字受到的内伤就是简体字。简体字两千多个字发生了简化,而且这些字基本都是常用字。汉字在简化之后,使用简体字的人,认繁体字是非常困难的,好多人都不认识。这种变化就跟业力的变化是有直接关系的,业力大变了。所以汉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千年当中是没有的。这些字都是很稳定的,这一下两千多个字在字形上发生了变化,在造字的原理上发生了大的变化。

 

你看,从爱字的变化来看,简体的爱是是朋友的爱,而繁体字的爱是有心的爱。简体爱从友,正体字从心。这个爱本来是普遍的、没有限制的博爱。所以在从心里就反应出来啊。从心所发,没有特点的对象。所以博爱的特点普遍之爱的特点是明显的。但是从友之后这个简化爱就失去了普遍性,只有友爱。友爱的根本是兄弟之爱,兄弟之间团体之间的爱,团体之外没有爱。简体字是一个西化的文字系统,大大地受了西方文字的影响。这个简化爱字体现了西方文化对爱这个字的文化理解。所以我们从根本上来说,这个博爱这个词就是一个误译。

 

译法国大革命的口号,brotherhood只是兄弟的爱,可以翻译成友爱,但是不能翻译成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中的爱应该翻译成友爱而不是博爱,也就是兄弟团体之爱。在基督教之中称自己的父母都是兄弟姐妹,这是极其荒谬的,他们是平等的,所以平等和基督教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一个团体之内都互称兄弟。兄弟之爱就是友爱。校友这个友字就是爱兄弟的意思。所以说西方文化中的爱,把它翻译成友爱是非常准确的,翻译成博爱绝对是大大的谬误。所以博爱只有中国文化才有的,西方文化根本就没有博爱。他们的爱全都是有范围的,范围之外是没有爱的。一个最大的范围就是一个宗教。

 

在这个宗教范围之内是有爱的,异教徒是没有爱可言的。简化的爱字就体现了西方文化对爱的理解,也就表现了西方文化没有博爱的证据。关于博爱这个词我们以为是从法国大革命中传过来的,其实是一种大的误解。博爱一词出于孝经。我们在深入研究这个之前都存在着误解,包括我自己都对这个词有误解,我以为最早出现在韩愈的原道。韩愈原道说,博爱之谓仁。其实博爱一词最早出自孔子的孝经。所以恰恰是中国的文化才有真正的博爱,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普天下的、无范围的、无边的普遍之爱,只有中国文化才有。佛教当中也有。西方文化之中是没有,他们只有友爱,一个圈子之内的,这种爱才是有的,他这个爱都是有界限的。

 

我们再回到仁和慈,仁还是一个普遍的人道之爱,就是普天下人的所有的爱,没有异教徒就不爱的爱。所以这里面就体现了儒家与佛家的关于爱的理解都不同:儒家是以人为主的,人道之爱。佛是讲究慈悲。儒教讲仁义,体现了儒家以人道为主。佛则是大大超出人道,这种出世间法的特点。人道之爱体现了儒教的世间法的特点。仁者爱人就是儒教,无缘大慈这是佛教。子曰:厩焚伤人伤乎?不问马。孔子这种爱有差等的观念。虽然这个爱是无边的,但是对人的爱和对物的爱。所谓亲亲仁民而爱物。孟子所说的体现了爱有差等的特点。民我显然是人的代名词。民就是对人的通称。

 

对亲戚叫亲近,对人民要仁爱,对物是爱。这就体现出爱的差等。爱是越来越淡薄的,对于物的爱是比较稀薄的。从最中心的浓厚一直到边缘的稀薄,体现了儒教的爱有差等。伤人乎而不问马。对人的爱比较浓厚,对马的爱比较淡薄。所以就没有问马,本来厩焚应该问马,就是马厩是养马的地方。而不问马却问人。弟子们非常有智慧,他们特意注意到了这个特点,才把它记录了下来。厩焚子曰伤人乎。这是孔子的话。然后不问马,这就是弟子们的特殊标记。厩焚只问伤人却不问马,体现了对人和马的爱的不同。儒教的不同,要是佛就不一定是这样了。佛教都是普遍的,普遍的无缘的慈悲,提倡众生平等,就不仅仅是对人的,对天道,对各种道都平等对待。也就体现了为教的范围都不同。

 

佛就是法界之王,圣人是人道之王。法界之王当然是天人师,一切天人恶鬼阿修罗,六道之师,六道之王。而圣王是人道之师和人道之王。

 

我们周五研究了天下篇。天下篇里面讲过七种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我们儒家是以圣人为最高的,为什么庄子在天下篇里在圣人之前面还列了三位呢?这三位本身是什么关系呢?一个是宗,一个是精,一个是真,是什么关系呢?

 

这是庄子的门户之见呢?还是的确有比圣人更高的境界呢?我看了庄子的一个注解,就将天人是法身,神人、至人和法身报身化身配起来了。圣人是十地。君子是三贤。有十住十行十信。有凡位。凡位还有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十信位,不信佛教的为外凡。跟佛教的圣位配起来就很明显了。你看我们佛教把十地称为圣位。儒释道你三家就打通了。圣人之上确实是有佛的,有至人神人和天人的,圣人并不是最高的。这个儒教也是承认的,因为圣人还有所不知。君子之道,虽夫妇之愚,可以预知焉,极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显然圣人还是一个有上求的境界,还有所求的余地。因为你还有所不知。你个道还不是最大的道,圣人还不是无上。所以圣人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这是在儒教中还隐含着这个意思的。那么庄子把它特殊的标注出来,标注的是至人神人和真人,正好我们用佛教的法身化身和报身三身佛来说明。

 

不离宗谓之天人,宗为万物之祖宗,为一切之根源,这就是本体。天就是我们中学中经常说本体的那个词。天人合一就是人和本体的合一。天道人道,真谛和俗谛,天道就是本体之真谓之天人。本体的无相,是天人。下面两个都是有相的。这两个的区别,报身佛和化身佛同是有相的,但报身是不灭的,不是生灭的。化身佛有生灭。释迦摩尼佛80岁就入灭了,迦叶佛他们活的岁数比较大,可能活了一两万年,但是也入灭。报身佛就是远超出人道,在自己的报土里面而存在一个境界。这化身佛就是报身佛变化出来的一个分身,让他来到这个人道。

 

报身佛处于自己的报土,化身佛是报身佛变化出来的、进入了人道的共业的一个身。正好神人和至人显示出了差别。神是在上的,神是高高在上的,跟这个宗是有关系的。所以就这个本体来说,无相叫宗,有相叫神。所以上帝又称为神。神是高高在上的,是本体有相的、有人格的状态。有人格的本体就叫神。所谓人格的叫神,没人格的叫本体。没人格的教叫宗叫天,有人格的叫神。有人说,基督教的上帝。神人就是有人格的那个状态。至人是人道中的至高者,人中之极。神人是远超出人道的身,至人是人道中至高的身。这样就把儒释道三家打通了。庄子天下篇中的七种人。天下篇是急需要注意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需要深究,是一篇非常精妙的、大手笔的文章。

 

他不能仅仅看作是道家的一个见解,而是庄子所传承的儒道不分的道术,是传承道术的大手笔文章,不是后世所理解的一家当中道家的一家中门户之见的观点。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佛和圣人是有区别的。佛都是一,不离宗不离经不离真,都是一。圣有所成,王有所生,皆原于一。所以圣王是来源于一的,但他们已经不是一的状态了,是人道里面共业的地位了。这个超出人道地位。所以圣人以道为门以德为本,兆为变化,而为圣人。他已经是人道的境界了。圣人是人道,佛是一。圣人已经不是一的本来状态了,他已经是一个局限性状态了,已经是人道了。这就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慈和仁的区别。在人道则谓之仁,佛的境界就是慈悲的境界,圣人的境界就是仁义了。

慈和仁就是万善的根本。就是一切的善所从出的根。这得现量的体会。我们都有这个。当我们升起仁心和慈爱之心的时候,比如你对你的孩子,在跟孩子之中,最容易能够体会仁和慈。

 

众生于利己之行,如非过甚,仁心每能流露。我们能流露这个仁心。所以我们都有机会能够体会仁的现量。其甚者,心为贪、痴三毒所障,虽有发现,亦微薄矣。即使那些利己过甚的恶人,他们虽然贪嗔痴三毒为主,但是仁慈之心他们也会偶尔流露的。不会完全被这些三毒所掩盖,所以性善性恶在现实的层面,荀子的性恶论恐怕还是一偏之词,性在现实层面也不是完全的恶。有善心有恶心,从性的角度来说不是完全是恶的。

 

仁之大者,以善道治世,化被众生,故有泰平之观。仁心能够常常的流露,流露的不受障碍相当的顺利,相当的清明,这就是仁之大者,他就会以善道治世。化渡能够普及于众生,所以就会有太平的世界。善道就是有善的道路。教大家身口意三业,起善业,这就是善道。那可能有消极的、有积极的。消极的就是十诫、五戒之类的,积极的就是儒家的礼。告诉你礼以道行也。礼就是善道,善的道路。积极的叫你沿着这个道路走就对了。

 

不仁之人居于统驭之位,天下斯乱。这就是恶人了。这系列要给他分成两个。把百官和民挪到这边来,这边补出来一个小人,小人之下还有恶人。这就是一个比较纯自业德慧的系列。另外一边是可以说福的系列,是共业的,是地位的系列,外面是外在的地位,这是内证的境界。民、百官之上,百官相当于卿大夫,百官详细的还可以再分为卿大夫士大夫。在这之上有诸侯,有王,有天子。王是天下唯一的称王。后来战国时候的那些王都是僭称。都是以诸侯僭称。这样我们就可以,跟这个相配。圣人以上的这四种人,可以为王,以圣人为主,因为这些人很少,他们就像佛一样,一般也不为王。王和圣人是相配的,君子和贤应该和诸侯百官系列相配,小人恶人和民相配。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面,德和福是一致的,德和位一致,正常的境界里面。在古代的时候,德和福一致。

 

庄子把这两个合成了一个系列,他把位的系列上面的去掉了,把德的系列下面的去掉了,把它合为一个。他其实就隐含着,在上古清明的世界里面,德位是一致的。这些人应该为王。隐含着德福一致的原理。在后世德和福就不一致了。治世里面德位一致,乱世里面德位不一致。孔子处于乱世,孔子就是大德而不得其位。尧舜处在治世,所以就大德必得其位、名寿。这就是治世和乱世的不同。所以在治世就合成你一个系列。庄子讲的是古之人。在乱世现世就要分成两个系列,你要分开来理解,才能都到正见。你不分就想不通了,有很多事情解释不了。下面,冯大阿阇黎,就专门解释这个问题。就是德位不一致的问题。有高深的内证可能没位。这个位是福积来的。积善就行了。就是专门解释德福不一致的问题。

 

理解了德和福的关系,对于我们为人处事都可以有帮助。对于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有帮助。让我们想通很多事情。为什么我们很多东西求不到呀?为什么怀才不遇?都可以得到解释,你有才是内在的德慧。你如果福报不够,宿世善业不够,就不得其位。也就不用不平了,不要有怨尤之心,心就会安就会平。

 

这就简略的说了,治乱循环的共业世界的特点以及治乱循环的根本原因。那么治就是仁王在位,就能得到天下的太平。乱就是不仁之人居于统御之位,天下斯乱。这就很好说明德位的一致和德位不一致。治是就是仁者处于统治之位者,乱世是德位不一致之人处于统治地位了。本身恶人本来应该处于被统治地位者,却处于统治地位了。所以乱世是德位不一致的因,而德位不一致又是乱世的因。这两个互为因果。

我们的心就平了。为什么今天有德之人行得通,小人却行得通?这就是乱世嘛。要是反过来,有德之人行得通,无德的小人行不通。那不就是治世吗?所以我们就不用不平了。我们就心平。

 

下面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问:墨子的兼爱是否和佛教的爱相似?

答:咱们中国哲学史上经常讨论这个问题。佛教的爱与墨子的爱相似。顾炎武说孟子辟杨墨,佛兼杨墨于一身,是更大的异端,更得辟,但也更难辟。因他兼杨墨与一身。佛教小乘是杨,大乘是墨。杨偏于内、墨偏于外。杨是自私的,墨就过分的公了。这一结合的。从佛教兼杨墨一身这个角度来说,佛教就是中道了。一兼杨墨就不是异端了。既然是中道就不是异端了,所以我们认为,儒佛一致。不应该视佛为异端,顾炎武是门户之见,对佛学缺乏深入地研讨造成的。

 

问:怎么处理福与位的关系?是顺其自然还是奋斗?就是说的那个争,奋斗和争是不是一个意思?

答:在物质上你是争不来的。在福上,在物质方面,这个是你争不来的。菩萨种因凡夫畏果。我们要求福,要从因上去下功夫,要积累善业,不是在物质上去争。那就是舍本逐末。你越争,你的福报越是被掩蔽,还少了。你最终得到的物质还会更少,你越贪,你得到的只是你命中本有的福。结果因为你争你贪还会掩蔽了一部分,所以就比应得的还少了。


还是要在因上下功夫:我们去积累善业,我们要来世是发财。今世要发财,就要多布施。要知吃亏是福。例如做生意,少吃些亏,就会越做越大。你老是坑人,生意就做不大。张旭,我们修道的同行,是旭日集团的老总,真维斯品牌,大家可能都知道。在清华不是建了一个真维斯楼嘛。张昭他讲佛法和人生,他就讲做生意和为人三个秘诀,勤劳、智慧和肯吃亏。也有这个为人民服务的影响。


佛教真面目1

佛教真面目2

佛教真面目讲记1

佛教真面目讲记2

佛教真面目讲记3

佛教真面目讲记4

佛教真面目讲记5

佛教真面目讲记6

佛教真面目讲记7

佛教真面目讲记8

佛教真面目讲记8(二)

佛教真面目讲记9

佛教真面目讲记10

佛教真面目讲记11

佛教真面目讲记12

佛教真面目讲记13

佛教真面目讲记14

佛教真面目讲记15

佛教真面目讲记16

佛教真面目讲记17

佛教真面目讲记18

佛教真面目讲记19

佛教真面讲记20




白鹿洞书院讲道统
新時代國學範式之建立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全集)
形上学方法(全集)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全集)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全集)


孟晓路简介:

孟晓路,字庆弗,号童庵,当代中学大家。1970年生,河北献县人。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迄今一直在河北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有儒教、佛教、中西文化比较等。主要著作有《圣哲先师——孔子》、《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寒山诗提纲注解》、《七大缘起论》(2008年出版)、《佛学与西学》(2009)、《形上学方法》、《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2013年)、《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2014年)、《西学之中学渊源》(2013-2014年)、《佛教真面目讲记》(2012-2014)、《论周官》、《天下制度形上原理》(2019-2020年)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