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弟子规》注

孟晓路 十念生 2019-04-14

弟子规出处注

清儒李子潜(毓秀)先生作训蒙文,后经改定为弟子规,以浅显之言详说做人规矩,文约而义丰,词近而旨远,真今日科学教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时代之对症良药也。季谦先生净空法师独具慧眼,率先将此文从诸多古人著作中提出而大力弘扬之,政府亦从而跟进,一时间诵读之声遍城乡,举国之人几无有不知者。弟子规之泽日见广被矣,非议之声亦渐盈耳矣!批评者所属立场五花八门,不但有自由派后现代派,亦竟不乏儒门中人。所诟病于此文者,多以此乃毓秀据私见而作之一浅文耳,板起面孔教训些徒束缚人之条框,不堪登大雅之堂,不合儒学之经义。实则此文甚有所本,并无违经之处,未可轻訾也。有见于此,故将文中诸句于经传之根据出处,尽量注出。读此,执偏见者其将醒乎!于弟子规之诟责亦将息乎!

丁酉闰六月上旬

亚聖七十三代后裔孟庆弗敬序

于保定东北郊之南常保村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礼记玉藻: 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 曲礼上: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郑注:应辞唯恭于诺。论语为政第二: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白虎通义卷七三纲六纪: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无已也。礼记曲礼上:正尔容,听必恭。


郑注:听先生之言既说(同悦)又敬。论语为政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疏: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子曰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朱子童蒙须知言语步趋第二:父兄长上有所教督. 但当低首听受. 不可妄大议论。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曲礼上: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内则: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白虎通·嫁娶》: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泆也。 曲礼上: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朱子小学外篇嘉言第五第十五段: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易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安有严君在上,而其下敢直情,自恣不顾者乎?虽非父母,当时为家长者亦当咨禀告而行之,则号令出于一人,家政可得而治矣。


朱子家礼司马氏居家杂仪: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内则曰: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茞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之以待乏。郑康成曰:待舅姑之乏也,不得命者不见许也。又曰: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必复请其故,赐而复与之。夫人子之身,父母之身也,身且不敢自有,况敢有私财乎?若父子异财,互相假借,则是有子富而父母贫者,父母饥而子饱者。贾谊所谓假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不孝不义,孰甚於此!茞,昌改切。耰,音忧。谇,音碎。)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内则: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朱子小学嘉言第五第十七段:横渠先生曰,舜之事亲有不悦者,为父顽母嚚,不近人情。若中人之性,其爱恶,若无害理,必姑顺之。若亲之故旧所喜,当极力招致。宾客之奉当极力营辨。努以悦亲为事,不可计家之有无。然又须使之不知其勉强劳苦,苟使见其为而不易,则亦不安矣。郯子鹿乳奉亲、蔡顺拾椹等故事 。晋皇甫谧故事。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茍訾,不茍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


论语为政第二: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郑注: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


朱子注: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孝行:曾子闻之仲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孟子万章上: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朱子小学明伦第二第二十一段:○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无怨,谓无怨於父母之心。不逆,顺而谏之也。舜与闵子骞故事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曲礼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说(说通脱) 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


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病则致其忧。朱子家礼: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调尝药饵而供之。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游,舍置馀事,专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疾已,复初。


汉文帝故事。二十四孝亲尝汤药: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长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丧三年


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中庸: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白虎通义卷十丧服:春秋传曰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五月也。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礼记问丧:成圹而归,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


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醢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 始饮酒者先饮醴酒, 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白虎通义卷十丧服: 所以必居倚庐何?孝子哀,不欲闻人之声,又不欲居故处,居中门之外。倚木为庐,质反古也。不在门外何?戒不虞故也。故礼大传曰:父母之丧居倚庐。于中门外,东墙下,户北面。练而居垩室,无馀之室。又曰:妇人不居倚庐。又曰天子七日,又曰公诸侯五日,卿大夫三日而成服。居外门内、东壁下、为庐,寝苫块,哭无夜时,不脱绖带。既虞,寝有席,疏食饮水,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居垩室,始食菜果,及素食,哭无时。二十五月而大祥,饮醴酒,食干肉。二十七月而禫,通祭宗庙,去丧之杀也。


按:自孔子弟子之后,又有庐墓三年之做法。又曲礼上: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


朱子小学外篇嘉言第五嘉言第二十四段○父母之丧,中门之外择朴陋之室为丈夫丧次。斩衰寝苫枕块,不脱絰带,不与人坐焉。妇人次,於中门之内别室,撤去帷帐・衾褥・华丽之物。男子无故不入中门,妇人不得辄至男子丧次。晋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行见之,郷党以为贬议。坐是沈滞坎坷终身。嫌疑之际不可不愼。


嘉言第二十三段○古者父母之丧旣殡食粥。齐衰 疎 食水飮,不食菜果。父母之丧旣虞,卒哭 疎 食水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食醯酱。中月而禫。禫而飮醴酒。始飮酒者先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乾肉。古人居丧,无敢公然食肉飮酒者。汉昌邑王奔昭帝之丧,居道上不素食。霍光数其罪而废之。晋阮籍负才放诞,居丧无礼。何曾面质籍於文帝坐曰,卿败俗之人,不可长也。因言於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於公坐。宜摈四裔,无令汚染华夏。宋庐陵王义眞居武帝忧,使左右买鱼肉珍羞,於齐内别立厨帐。会长吏刘湛入。因命臑酒,炙车螯。湛正色曰,公当今不宜有此设。义眞曰,旦甚寒。长吏事同一家。望不为异。酒至。湛起曰,旣不能以礼自处,又不能以礼处人。隋炀帝为太子,居文献皇后丧,每朝令进二溢米,而私令外取肥肉・脯・鮓,置竹筒中,以蜡闭口,衣襆裹而纳之。湖南楚王马希声葬其父武穆王之日,犹食鸡臛。其官属潘起讥之曰,昔阮籍居丧食蒸豚。何代无贤。然则五代之时,居丧食肉者,人犹以为异事。是流俗之弊,其来甚近也。今之士大夫,居丧食肉飮酒无异平日。又相从宴集,腼然无愧,人亦恬不为怪。礼俗之坏,习以为常。悲夫。乃至鄙野之人,或初丧未歛,亲宾则齎酒馔,往劳之,主人亦自备酒馔,相与飮啜醉饱连日。及葬亦如之。甚者初丧作乐以娯尸,及殡葬,则以乐导轜车,而号哭随之。亦有乗丧卽嫁娶者。噫,习俗之难变,愚夫难晓,乃至此乎。凡居父母之丧者,大祥之前皆未可食肉飮酒。若有疾暂须食飮。疾止亦当复初。必若素食不能下咽久而臝惫,恐成疾者,可以肉汁及脯醢,或肉少许助其滋味。不可恣食珍羞盛馔,及与人宴乐。是则虽被衰麻,其实不行丧也。唯五十以上,血气旣衰,必资酒肉扶养者,则不必然耳。其居丧听乐,及嫁娶者,国有正法。此不复论。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论语学而第一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朱子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


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论语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白虎通义卷七三钢六纪:兄者,况也,况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顺行笃也。


尚书虞书舜典第二: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文十八年左传云: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中庸第十五章:诗曰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朱子注:夫子诵此诗而赞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孔融卜式故事。论语颜渊第十二: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朱子小学善行第六第四十九段:○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麟德中高宗封泰山,幸其宅,召见公艺,问其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艺请纸笔以对。乃书忍字百余以进。其意以为宗族所以不协,由尊长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为乖争。苟能相与忍之,则家道雍睦矣。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内则: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论语微子第十八: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乡党第十: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朱子曰:杖者,老人也。六十杖於郷。未出不敢先。旣出不敢后。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礼记曲礼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姪娣,士不名家相长妾。郑注:虽贵,于其国家犹有所尊也;卿老,上卿也;世臣,父时老臣。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 则云某姓某丈。按释名,弟训第,谓相次第也。某丈者.,如云张丈李丈。某姓某丈者.,如云张三丈李四丈。旧注云。

 

对尊长 勿见能


礼记曲礼上: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郑注:当谢不敏,若曾子之为。曲礼下: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郑注:礼尚谦也。不顾望,若子路帅尔而对。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道路遇长者. 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礼记曲礼上: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朱子童蒙须知言语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 语言详缓, 不可高言喧哄, 浮言戏笑。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朱子童蒙须知言语步趋第二: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孔疏:君子问更端者,更端,别事也,谓向语已毕,更问他事,则起而对者,事异宜新更敬,又起对也。

 

视勿移


礼记曲礼上:毋淫视。孔疏:毋淫视者,淫谓流移也。目当直瞻视,不当流动邪盼也。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白虎通义卷七三纲六纪:敬诸父兄,六纪道行。又曰:诸父兄弟,父子之纪也。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内则: 鸡初鸣,咸盥漱。易曰:君子以向晦入燕息。弟子职:夙兴夜寐,衣带必饬…少者之事,夜寐早作。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论语子罕第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述而第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公冶长第五: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内则曰: 鸡初鸣,咸盥漱,…冠緌缨,…屦著綦。弟子职: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拼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


论语尧曰第二十: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如厕. 必去外衣。下,必盥手。朱子童蒙须知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 皆须收拾爱护, 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 谓头巾;未冠者, 总髻。腰. 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 此三者,要紧束, 不可宽慢。宽慢, 则身体放肆,不端严, 为人所轻贱矣。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朱子童蒙须知衣服冠履第一:凡脱衣服. 必齐整折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 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 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曲礼上:毋固获…毋絮羹。郑注:欲专之曰固,争取曰获。孔疏:毋絮羹者,絮谓就食器中调和盐梅也;若得主人羹,更于器中调和,是嫌主人食味恶也。杂细事宜第五: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饮膳正要•养生避忌》: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饮酒. 不可令至醉。 郑氏规范第一百二十二条: 子孙年未三十者,酒不许入唇;壮者虽许少饮,亦不宜沉酗杯酌,喧呶鼓舞,不顾尊长;违者箠之。

 

步从容


朱子童蒙须知语言步趋第二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立端正


曲礼上: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曲礼上:立如齊。

 

揖深圆 拜恭敬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 凡相揖, 必折腰。 

 

勿践阈


礼记曲礼上: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郑玄注:阈,门限也。礼记玉藻:宾入不中门,不履阈。孔疏:不履阈者,阈门限,足不履践门限之上。

 

勿跛倚 勿箕踞


内则:升降出入不敢…欠伸跛倚…。曲礼上:立毋跛,坐毋箕。孔疏:立毋跛者,跛偏也,挈举一足,一足踏地;立宜如齊,双足并立,不得偏也。坐毋箕者,箕谓舒展两足状如箕舌也。

 

勿摇髀


曲礼上:坐如尸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礼记少仪: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论语子路第十三:宰我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子小学善行第六第二十四段:○刘器之待制初登科,与二同年谒张观参政,三人同起身请敎。张曰,某自守官以来常持四字。勤・谨・和・缓。中间一后生应声曰,勤・谨・和旣闻命矣。缓之一字某所未闻。张正色作气曰,何尝敎贤缓不及事。且道,世间甚事不因忙后错了。 论语雍也第六: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朱子集注:吕氏曰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子小学嘉言第五第十四段:○大要前軰作事,多周详。后軰作事,多阔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谓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禽等事。……凡危险,不可近。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礼记曲礼上: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曲礼上:将上堂,声必扬 。《韩诗外传•卷九》: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对(答也)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许衡故事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朱子童蒙须知洒扫涓洁第三:凡借人文字, 皆置簿钞录主名, 及时取还。吕祖谦先生《辨志录》:凡借人书册器用,苟得己者,则不须借;若不获己,则须爱护过于己物;看用才毕,即便归还;切不可以借为名,意在没纳,及不加爱惜,至有损坏;大率豪气者于己物多不顾惜,借人物岂可亦如此?此非用豪气之所,乃无德之一端也。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论语为政第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终身为善,一言则败之,可不慎乎? 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入守中。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论语泰伯篇第八: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朱子注: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也。论语里仁第四: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曲礼上:安定辞。陈澔注:程子曰心安定者,其言安以舒;不定者,其辞轻以疾。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论语里仁第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朱子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论语子罕第九: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论语季氏第十六: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学而第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泛爱众。论语颜渊第十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孝经三才章第七: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论语颜渊第十二: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按:仁即人对其同类之爱也。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荀子•非相》: 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论语子路第十三:刚毅木讷,近仁。论语里仁第四: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颜渊第十二: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记曰:教学相长。曲礼上:不苟訾。大学: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

 

勿谄富 勿骄贫


论语学而第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勿厌故 勿喜新


尚书盘庚上: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唯新。论语微子第十八: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按驰也)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程门立雪故事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列子说符: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朱子家训: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已之长。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朱子童蒙须知言语步趋第二: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 宜且包藏, 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荀子•不苟》: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孔子家语•辩证第十四》:扬人之恶,斯为小人。论语阳货第十七: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国语•晋语四》:善,德之建也。《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中庸:厚往而薄来。礼记曲礼上:分勿求多。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大学: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 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子曰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诗经•大雅•抑》:无言不雠 [chóu] (应答),无德不报。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礼记•表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朱子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朱子家训:婢仆不可不恤。程颐《上谷郡君家传》:治家有法,不严而整。不喜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按臧获:奴婢之贱称)朱子小学善行第六第四十六段:○陶渊明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论语季氏第十六: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朱子注:流俗者,风俗颓靡,如水之下流,众莫不然也。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若聖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大学: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大学:見賢而不能舉, 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小人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论语为政第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朱子童蒙须知读书写文字第四: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 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朱子童蒙须知读书写文字第四: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嚮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朱子童蒙须知洒扫涓洁第三: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 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朱子童蒙须知读书写文字第四: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 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子细看本,不可差讹。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朱子童蒙须知洒扫涓洁第三:文字笔砚, 凡百器用, 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朱子童蒙须知读书写文字第四:凡书册,须要爱护, 不可损污绉折。济阳江禄, 书读未完, 虽有急速, 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朱子小学嘉言第五第八十九段:○颜氏家训曰,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朱子小学内篇立教第一第二段:其异端非圣贤之书,傅宜禁之,勿使妄观以惑乱其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滕文公上: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朱子小学嘉言第五第六十段:○濂渓周先生曰,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於令名 

(圆满)

(本文孟晓路著,如欲转载请标注原作者及版权。孟晓路,字庆弗,号童庵)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学习的关键,端在『诚敬』二字」。而引到经典当中特别重视诚敬的态度,首先,「《曲礼》曰:『毋不敬。』」这个「毋」就是没有,没有什么时候能不保持这个恭敬的态度。所以《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诚敬心一不见,当下就不是在修道的状态了,就是随顺习气,都到邪道上去了,所以无时不刻都要保持恭敬。所以老祖宗的学问就是「主敬存诚」。诚敬的程度,能愈高,愈能保持,这是真实的修养。


那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真诚、恭敬?都要落实到生活细节不然我们心很粗,大部分的时候是应付,是傲慢当道,就很难提升了。


比方,我们打开经书以前,感恩圣贤人的教诲,再打开来看,把它养成习惯。包含每天梳洗完,也可以给古圣先贤、给至圣先师行三跪九叩礼,这个都是培植自己恭敬的心。


甚至于写字,都恭恭敬敬去写每一个字。《弟子规》上说的,「字不敬,心先病」。字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贝,字当中含有人生的智慧在里面。不能写字的时候,都是很散乱心在写,这时候的恭敬就没有保持了。包含写信给别人,有时候我们心粗,写信给人,太潦草。对方拿起来,一封信要猜七、八个字,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个都是体现我们对人的恭敬不够。所以其实《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凡出言,信为先」,恭敬自己的言行要一致,这是自我恭敬。这一句好做吗?「没问题、没问题」,三天以后忘记了。恭敬还表现在所有做事的态度上。一答应,先记下来,不断提醒自己不能够忘记,这都是一个人具体恭敬的表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只要答应的事情,尽心尽力做,绝对不马虎。答应以前慎重考虑,答应以后全力以赴。


还有对一切万物都要恭敬,桌椅板凳你也要爱惜它,那也是恭敬。吃东西不奢侈,惜福,感恩农夫,感恩大众。所以确实,「毋不敬」。

                                                     

弟子规原文浅释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入则孝

3、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7、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

9、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10、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

11、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12、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

13、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 

【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14、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15、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17、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解释】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

20、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解释】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21、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解释】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解释】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23、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解释】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24、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解释】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5、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解释】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26、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解释】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27、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释】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谨

28、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解释】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

29、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解释】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

30、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解释】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31、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解释】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

32、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解释】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

33、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解释】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

34、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解释】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35、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36、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解释】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

37、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解释】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38、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解释】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39、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解释】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40、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解释】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

41、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42、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解释】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43、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解释】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

44、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释】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信

45、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解释】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47、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解释】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48、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解释】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49、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50、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解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51、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解释】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52、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解释】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

53、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解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54、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解释】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

55、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解释】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

56、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解释】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57、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解释】听到他人的称赞,唯恐过誉;听到别人的批评,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

58、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解释】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59、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

【解释】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泛爱众

60、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解释】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61、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解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62、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解释】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

63、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解释】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64、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

65、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解释】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66、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

67、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68、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解释】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69、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解释】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70、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解释】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

71、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解释】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72、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

73、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74、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而亲仁

75、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解释】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

76、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

77、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78、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79、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80、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解释】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

81、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解释】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82、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解释】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83、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解释】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84、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解释】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85、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解释】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86、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解释】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87、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解释】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

 88、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解释】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想了解更多关于投资,总裁,领袖,管理,销售,两性关系,家庭,子女教育,健康方面的专业智慧吗?

89、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解释】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

90、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释】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往期精彩:

论理学家之排佛

大乘起信论真如缘起说之圣教依据

大乘佛教与儒教最为圆满,应为未来人类教化之主体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1)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2)

用儒佛解决自然危机

以儒教外王之道解决社会危机

走出西方伪普世价值——夷夏说略述

论门户之见之害人

认识佛教(1)

认识佛教(2)

认识佛教(3)

《大学》简述


人类文明起源自中国

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野生小米时代

中国自古以来的道义政治比所谓民主政治要高级

中文在人类所有文字中既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古老的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

从货币史看中国文明的古老且先进性

为何要批判古希腊伪史

中国知识分子受西方伪史毒害最深,最应该被启蒙

传奇医家傅青主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第一篇)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第二篇)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第三篇)

了凡四训.谦德之效(第四篇)


1、儒家赐予欧美民主

2、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是从中国移民而去的夏朝羌戎

3、西方伪史抄袭中国历史、窃据文明源头 

4、 中医是西医之母—古希腊医学是中医部分翻版

5、美洲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移民而去:中华先祖开拓美洲

6、明朝最先发现美洲、最先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7、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8、天下无癌论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9、中医是现代社会癌症治疗的唯一且有效途径

10、西医有绝症、中医无绝症

11、中医能够彻底治愈狂犬病

12、如何判断身体有湿、如何祛湿


13、河图洛书综述

14、漫画版《易经》(附蓍草占卦方法)、看漫画学风水

15、《茶经》《酒经》

16、太上感应篇

17、推背图(图文+详解)

18、心相篇

19、古琴文化综述

20、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21、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高士传

22、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列女传


23、王重阳道史学说贡献及丹法炼性

24、四位高僧(虚云、印光、弘一、宣化)惜福事迹

25、孔子相信有鬼神,但是敬而远之

26、附体分类和被附体的感觉

27、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28、苏东坡转世故事

29、神仙 许真君、郭璞、桓闿、司马承祯、玄真子

30、神仙 孔安国 、左慈、 董奉

31、神仙 张子房、东方朔、王乔、周隐遥、刘商

32、神仙 裴航、轩辕集、李贺

33、神仙俆佐卿、朱孺子、蓝采和、贺知章、黄尊师

34、神仙阴长生、张子房、东方朔、孙思邈

35、神仙白石先生、皇初平、王远、伯山甫、马鸣生、李八百、李阿

36、神仙泰山老父、巫炎、刘凭、栾巴、左慈、大茅君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